幾日後,皇上收到欽天監的回複。
“天賜姻緣兩利宜,那堪相許莫相違。他時并得成連理,似魚和水豈暫離。”
他按了按眉心,又是想到了先前與赫舍裡氏的談話,不由對其信了幾分。
待到今日公務完成後,便起駕前往慈甯宮看太皇太後。
到了那,皇上才注意到太後也在殿中。
太後出自科爾沁,是太皇太後的侄孫女。
早年先皇後被廢,為了滿蒙聯姻,加強政權。太皇太後又在博爾濟吉特氏尋了琪琪格,先皇沒幾年就去了,故而早早成了太後。
太後雖非皇上生母,但仍對她很是尊敬。
皇上向太皇太後和太後行禮,坐下後将收到的批文遞給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接過後仔細一看,挑眉看了眼皇帝,笑着道:“欽天監都這般說了,想來也當是相配的。”
這幾日皇上也與她談過此事,雖說她覺得為太子擇婚為時尚早,但轉念一想隻是派些嬷嬷教導,待來日選秀時再看的事情罷了。
來日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太後坐在一旁聽了太皇太後這話,不由得面露訝然。
本朝之前一直是待皇子長成後,再通過選秀從官宦世家中挑選相配的福晉。更别提這幾年皇上表現得那般疼寵太子,怎得這般早便提前确立了他未來的福晉。
就算現在隻是戲言,然則這也是皇上的态度。
想來石家若是知曉,定是會精心教養他們家的子女,免得讓皇上對其失望。
不過她雖心中好奇,但一貫謹小慎微,從不摻和皇帝和太皇太後之前的事情,因而未曾詢問緣由,反而是想到了前幾日瞧見的天象,在一旁笑着說。
“可是石家的小格格?這幾日京城中的人可是一直對他們很是好奇。”
皇上手指點了點桌面上的批文,應了一聲,未曾多談天象一時,反是笑道:“正月初一,這可是個好日子。”
自去年六月開始讓禮部為胤礽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今年正月建儲儀式便要結束了。
念及此,他歎了口氣,想到了曾停靈在乾清宮的赫舍裡氏,因為一直沒有修建陵寝,所以現在停放于鞏華城。
他擡眸望向了太皇太後,輕聲道:“皇瑪麽,大臣送上來了陵址,我已經選好了一處。”
其實本來即位後便要選擇吉地興建陵寝,但是他幼年登基,權臣把持着朝政。
現在又是三藩之亂,軍需浩繁,财政緊張,所以一直沒有顧及到陵寝一事。
隻是赫舍裡氏的梓宮一直放在鞏華城也不妥,他還是想要先讓她早些安葬。
太皇太後看着他有些消瘦的模樣,颔首歎了一聲。
“既如此,但也要考慮财政,現下可是平定三藩叛亂的緊要時刻。”
皇上手指摩挲,思緒萬千,許久後道:“那便先修建地宮罷,剩下的餘後再談。”
***
石府近日閉門謝客,大太太産子後就在房裡坐月子,小格格在她的院子裡居住,離她很近,可以方便她時常照看。
大太太是禮親王代善的曾孫女,封号敏秀,常被稱為多羅敏秀格格。
自嫁給石文炳便生育了二子二女,富達禮、慶德以及蘇勒,至于新生的小格格則未取名。
家中還有一個侍妾,李佳氏,育有一兒一女,分别是珠勒根和珠蘭。
敏秀格格素日裡不太理會她,但對庶子庶女倒也不錯,從未苛待過他們,所以這兩個孩子對嫡母很是尊敬。
平日裡三個男孩在外進學,而女兒則是在府中學習琴棋書畫,刺繡等知識。
石家并不迂腐,不主張女子本就不該讀書識字。
他們家之前在江浙那裡待過一段時間,族中也有人在那邊任職。
從來都是很看中府中子女的教育問題,女兒大些了就請閨閣塾師來教四書五經之類的儒家經典,李杜唐詩等。
最近老夫人見她不方便,就在府中處理事務,幫忙照顧幾個孩子。
老夫人是石華善的繼妻,肅親王豪格第五女,封号端靜,亦被稱作和碩端靜格格。石華善元配也是和碩格格,所以他們素日居住在額驸府。
雖是兩個府邸,但當時特意在伯爵府隔壁建造,出門走幾步便到了。
端靜郡主嫁過來後沒有得一子,這些年對元配所生的兩個孩子很是用心,因此石文炳和石文焯都對她很好。
此次因為三藩之亂,石華善已很久沒有回京。
他自康熙十三年就離開京城前往江甯任職,最近又被康熙改授平寇将軍,統轄江南滿洲蒙古兵。
眼下石華善和石文炳都不在京城,端靜郡主一個人在府裡住着很是無趣,最近這些日子,她一直在隔壁的伯爵府居住。
***
小格格躺在床上看着房梁,時不時轉轉腦袋,照顧她的兩個嬷嬷笑吟吟的在旁邊看着她。
她仰着頭,望着屋頂的橫梁,隻覺得周圍的環境無比真實,但卻帶着陌生感。
她的腦海空蕩,這些日子一直看不清周圍的事物,直到這兩天才算是能稍稍看清了一點照顧她的人。
偶爾腦海中會閃過幾絲片段,好像是懵懂的飄散起來排隊領湯。沒喝了幾口就被身後的人撞了一下,撒了大半的湯,旁邊的婆婆見狀就将她推下了河。
一陣天旋地轉後,她就在這個小孩身體裡醒了過來。
她不知道自己是誰,對于以前的事情也想不起來,周圍照顧她的婆婆也隻是覺得她隻是好動些,和往日裡照看的孩子差不多,不過漂亮一點罷了。
就算是之前出生時天生異象,但是這些時日人們早就忘記了那日的天象,最近都是更關注皇上下發的旨意和各家閑散的事情。
小格格伸了伸胳膊和腿,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想到了好像有句話,嬰兒應該多運動。
随後腦海中便又跳出了一個問号,那是什麼意思。
她最近還總是會夢到奇怪的事情,不知道那些畫面是什麼,但是被驚醒了幾次,身旁的嬷嬷們便對她更是關注了幾分,深怕她又是半夜驚醒哭泣。
嬷嬷見她伸手,連忙将她抱起來哄着,輕拍後背,面色溫柔。
小格格被抱起來之後,便忘記了先前想的東西,又開始看着嬷嬷身上衣服的花紋。
宋嬷嬷見她好奇,聲音放得輕柔了些,“格格可是喜歡?”
小格格沒有聽懂,看着嬷嬷的眼神懵懂,直讓宋嬷嬷心生憐愛。
近幾日敏秀格格要出月子了,院子裡變得愈發熱鬧,小格格也是對外面滿是好奇,總是不住的向外張望。
但是現下仍是嚴寒,她們又怎麼敢讓小格格出去,若是凍到了便是她們的過錯了。
宋嬷嬷這麼想着,再一低頭,就見小格格又是被外頭的聲音吸引了,開始向着門口伸手。
宋嬷嬷見她着急,也開始朝着門口走了走,沒想到剛過去就看到了敏秀格格身邊的劉嬷嬷。
劉嬷嬷掀開了門簾,見小格格離這裡不遠,害怕外面的涼氣過給了她們,忙将簾子放下。
“太太想要看看小格格,嬷嬷快些帶她過去吧。”
宋嬷嬷出聲應着,随即叫了幾個小丫頭翻出厚實的鬥篷,直到将小格格渾身包裹住,才敢邁出屋門。
一路上小格格不顧身上被束縛住,眼睛一直落在了外面的景色上。
她的視力還是不好,還是看不清多少東西,不過心情卻是好了很多。
被宋嬷嬷抱着進了屋子後,她才被放在了榻上。
敏秀格格身體好了許多,今日換了身暗紅繡百子圖案刻絲旗裝,梳了兩把頭,看着二十多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