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如墨諸紙 > 第16章 桃李競随春腳去

第16章 桃李競随春腳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安十娘展露笑顔:“三娘在世時,常提及你的母親,她們是閨中密友,又有幸成了姑嫂,關系自是比常人更親近些。”

梅如霰不解:記憶中,母親很少談及姑母,也從不曾來此祭拜過。她一度以為,她們并不熟撚,甚至不算交好。

安十娘又道:“姑娘的手腕,是不是戴了一隻羊脂白玉镯?”

葉青塘心有所感,望向梅如霰的腕間。

梅如霰隔着衣袖,撫上玉镯,微微點頭:“那是姑母的遺物。”

她自小就戴着這隻镯子,幼時還曾因手腕太細弄丢過,險些被父親痛揍,幸好失而複得,才免過責罰。印象中,那是父親唯一一次沖她發火,就連素來疼愛她的母親也沒有站在她這一邊。

“那是三娘拖着病體,特地為你尋來的上等羊脂白玉。玉镯上的梅花,還是我雕刻的。”安十娘道,“三娘過世那年,你母親正身懷六甲。三娘聽說懷的是一位小千金,便四處張羅着給你準備見面禮。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這或許是能送你的唯一一件禮物,便特意做大了圈口,想讓這隻镯子替她陪你長大。她日日盼着你快些降生,想要親手将玉镯交付到你手上。誰知,終是沒能熬過那年的冬日……這一眨眼,都過去十八年了,沒想到你我會在她的墓前相遇。”

梅如霰從不知道,這個玉镯背後還有這段故事。

沒有人告訴過她這一切,從來沒有。

即便是父親,也極少談及姑母。

時至今日,她才明白父親當年為何那般氣惱,才終于原諒了他不由分說的責罵。

而他們之間的誤會,竟是一個素不相識的外人在無意間解開的。

梅如霰心中頓覺蒼涼,她想質問父親,卻再也沒了機會。

“咱們坐下聊吧。”葉青塘打斷了交談,俯身拭去墓旁青石上的塵土,示意她們入座,又斟了兩杯清酒,分給二人。

“多謝公子。”安十娘接過酒杯,“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晚輩姓葉,單名一個榭字,行七,字青塘。”葉青塘自報了家門,繼而反問她,“您是玉雕師?”

安十娘抿了一口酒,輕笑道:“什麼玉雕師啊,不過是個碌碌無為的刻工罷了。三娘信任我,才将如此重要的玉镯托付于我,幸不辱使命。”

“刻工?”梅如霰忽道,“姑母的碑文……”

梅如霰很喜歡這段碑文,曾托人多方打探,卻始終未能尋得刻工。

安十娘點頭,證實了她的猜測:“也是我刻的,那是我能為她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葉青塘站在梅如霰身側:“你們是如何相識的?”

“我原是琢玉坊的一名小雜役,素喜雕刻,卻因女子身份,不得重用。那年冬日,三娘來到琢玉坊,說要找‘琢玉’之人。她一眼就相中了一幅尚未完工的版畫,那是我在閑時雕刻的。她力排衆議,聘我當了她第一部書的版畫刻工。我還記得,那部書叫作《觀文鑒古圖》。自那以後,凡她經手的書籍,版畫都交由我來雕刻。”

梅如霰忽而起身,喜道:“您就是琢玉坊的‘小十’!”

安十娘颔首,笑問:“不知梅姑娘對那隻‘落鴻’可還滿意?”

“宛如生者,甚是精妙!甚是滿意!”梅如霰終于明白“小十”與其他刻工的不同之處了,她看向墳旁那簇孤傲的白桐花,“多謝您記挂着姑母,年年來看她。”

安十娘愕然,不過思量片刻,旋即笑了:“姑娘誤會了。三娘過世後,我便離開了梓州,年前因得姑娘召喚,方才進城。”

“那這白桐花……”梅如霰頗覺困惑。

“這世間感念她的,自然不止我一人。”

梅如霰一時無言,靜靜地望着前方,視線雖落在白桐花上,又并未看花。

隻是怔怔地站着。

“您如今在何處高就?”葉青塘問,“還在琢玉坊嗎?”

安十娘搖頭苦笑:“我這種人,談什麼高就……明日我就要離開梓州了。”

“為什麼?”葉青塘追問。

“除了三娘,誰還願意讓一位女子擔負刻書的重任。”安十娘話題忽轉,看向梅如霰,“梅姑娘知道這座山叫什麼嗎?”

梅如霰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印象中,這座山并沒有名字。

“它叫女兒墳。”安十娘語氣平靜,就像在訴說家常,“凡是不能入祖墳的女子,或早夭,或未婚,或被夫家休棄,或失了家财……隻要是無歸處的,都葬在這裡。極少數如三娘這般,有後人立碑、祭奠。大多數則被随便找個空地,挖坑埋了。更有甚者,就被随手丢棄在這荒野中,入了豺狼腹中,屍骨無存……”

“你我腳下,盡是女子屍骸。”

梅如霰頓覺背後發寒,腳下一個踉跄,險些跌倒,幸得葉青塘及時伸手扶住了她。

那日,梅如霰不記得自己是怎樣告别的安十娘,又是怎樣下的山。

恢複神智時,她已身處梓州城的鬧市中。

梅如霰與葉青塘并肩站在紅牆邊,一株垂柳将他們分隔兩端。

“葉榭,我要退婚。”

梅如霰的聲音很輕,隻有葉青塘能聽到。

而他,怔了許久。

月下,竹影落在素裙上,更顯形單影隻。

天邊,清冷的月光被大片烏雲遮蔽,隐隐綽綽,幾不可現。

葉青塘斂去晦暗的目光,應道:“好,我來處理。”

說完,他擡手折下一截柳枝,插在梅如霰的鬓邊:“‘寒食不戴柳,紅顔成白首。’今夜過後,留春不得。梅四娘莫要被旁事所擾,負了大好時光。”

“多謝葉先生。”

碧雲零落,流波墜葉。

霜雪尚未褪盡,又添春寒。

所謂盛夏,終是遙不可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