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當時不是很相信,他的名聲不說全城都知道,但一半是有的,而且這人還是最看重面子的書生。
但他父母卻很高興,看了畫像長得俊俏,還是個讀書郎又對他家哥兒傾心,還願意入贅,在打聽了宋予歸人品不錯後便定下了婚約。
其實他之前一直覺得這婚事成不了,但沒想到這個書生居然真的願意入贅,而且今天還主動上門說可以成親,最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長得很英俊,是自己最喜歡的那種長相。
而另一邊的宋予歸,出門一趟敲定了終身大事,還是自己一眼就喜歡上的,心情十分舒暢,邊走變想如何賺錢。
目前看來,幹老本行暫時行不通,他對于古代小說還沒那麼精通,看來隻能擺攤。但他七天後就要成親了,而且成親完沒幾天就要去書院,他得抓緊時間學習,賺錢的事隻能等他在書院穩定後再弄。
回家的時候想着原主母親,又轉頭到石材廠問了一下定做墓碑的事,做好刻好大概要兩天,二兩銀子,再加兩百文可以幫看安墓碑的日子還送到村子,并幫忙安墓碑
萬萬沒想到這古代居然還有包安裝的,倒是給他省事了,二話不說直接付錢,留了地址拿了憑證便準備回家。棺椁就不再重新弄了,人都在地下長眠了又給挖出來總有點不道德的感覺。
原主之前之所以給陳玉萍十兩銀子就是想給他母親一個好點的墓碑和棺材,不至于才一兩年就連名字都看不出來,結果陳玉萍直接把錢吞了,弄了個木牌了事。
其實他到現在都不能理解陳玉萍一家的腦回路,原主之後病好去祭拜不也會露餡嗎,到時候原主也會把錢要回來,不是很懂。
想着家裡沒有糧食可用,又買了點菜和大米,花了三十文。
回到家宋予歸又把竈房的衛生打掃好,他之前就看過,他們家裡油鹽醬醋都是還有的,碗櫃裡還有一塊臘肉。
現在已經是接近未時,他早上醒來就在大戰奇葩親戚,又去了趟縣城,折騰到現在,肚子都開始叫了。
宋予歸洗洗手便準備做飯。
把米淘洗後下鍋煮到夾生狀态後盛出,把土豆和臘肉切丁一起下油鍋翻炒,炒出香味後把米飯倒進去鋪平,沿鍋邊淋一碗水,蓋上蓋子焖熟。天氣熱,又拍了兩根黃瓜涼拌。
坐在堂屋裡美美的飽餐了一頓,洗了碗又休息會宋予歸便決定開始先練練字。
他以前學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小時候太調皮喜歡到處跑跳,經常吃飯時找不到人,被他爺爺押送去學書法,本來也隻想讓他先安分一段時間,但沒想到他居然堅持學下來了,學了十多年年。
他的字雖說沒到大家之作,但有自己的風格,也很好看,前世還有人出錢想買他的字。
又找出原主的一些書籍來看,趁着還沒去書院上學趕緊先認認字,别到時候連字都不認識可太丢臉了,他以前練字倒也寫過一些繁體,但不多,過于複雜的他不一定能認識。
但沒想到的是,他居然能看懂,而且不僅看得懂字,連這句話的意思也能看懂,看來是相互的記憶在慢慢融合,這倒是個好事。
他就怕到時候寫文章寫着寫着寫成白話文,亦或是不小心蹦出幾個現代詞彙就尴尬了。
一直到太陽下山宋予歸才停止學習,腦袋都有點暈乎,但好歹是記住了一些内容,這幾天多看多鞏固,到書院上課的時候應該能跟上一些節奏,不至于太過慘烈。
太陽下山,晚風吹過麥浪,給村子也送來了一絲清涼。
穿都穿了,他也不是悲觀的人,相反還挺樂天,所以吃過飯他便打算出門溜達溜達,消消食,路上遇見記憶裡熟悉的人還會打個招呼,大家也都會熱情回應。
他被姨母貪錢和入贅大家都知道,都對他挺同情,還有個大娘給他塞兩個番茄,讓他當零嘴。
在村子裡逛了逛,他發現這地真的是個很适合養老的地方,山青水秀,而且這邊土壤肥沃,年年糧食都能大豐收,百姓生活富足,也就少了些勾心鬥角,當然個别人除外。
逛的差不多宋予歸便準備回家休息,他決定了以後賺錢了回來把這個老房子翻修一下,他跟他老婆以後老了也可以時不時回來住一下。
洗漱完躺在床上,又在腦海裡把科舉的相關書籍又看了看,才伴着田間蟬鳴蛙叫緩緩入睡。
過了三天,石材廠的人将做好的墓碑運來了,宋予歸給他們指了路,把那塊木闆換下,重新安碑,那群人按照習俗安好後便走了,宋予歸把昨天去城裡買的祭祀用的東西擺出來。
燃香磕頭,焚燒紙錢,宋予歸跪在墳前将原主去世,去世的原因一一向原主父母交代,希望他們一家早日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