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初,朝霞鋪滿天際,伴随着陣陣鐘聲青山書院也開啟了新的一天。
宋予歸幾人洗漱完,到飯堂吃早點,經過昨天的教訓,幾人今天都隻拿了饅頭配着林知秋做的辣醬吃。
林知秋做的辣醬弄的是燒椒醬,新鮮的辣椒和茄子在火上烤出虎皮,放到石臼裡搗碎,加入醬油、鹽、再放少許的白糖提鮮,這樣做出來的辣醬相當下飯。
宋予歸幾人就着辣醬吃了不少,周圍也有不少自己從家裡帶下飯醬的,看來這的菜品是不符合大多學子的胃口的。
吃完飯兩兩分開,去各自的學堂,宋予歸和陸豐年到丙班時,裡面已經有不少在看書學習的學子,兩人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将書籍和筆墨紙硯在桌上一一擺好。
卯時末上課的鐘聲敲響,夫子也抱着書本邁步進入學堂,掃了一眼安靜看書的學生滿意點頭,将書本攤開開始授課。
青山書院之所以有名,皆是因為學院的夫子們都是舉人,據說書院的山長是進士出身隻是後面不知道什麼原因,辭官回雲岚城開了這個書院。
每一位夫子的教學授課都很專業,書院還出過好幾屆的案首和解元,還有幾位探花、榜眼,入學考試也很嚴格,隻選取成績前三十名的學子,按照成績的排名安排班級。
并且每個月都會有考核,成績不好的會調班級,連續兩次被調便會被勸退,這次丙班多了兩人就是從乙班下來的。
不得不說這位夫子不虧是有舉人功名的人,講解的十分透徹,他之前不是很理解的地方瞬間變得清晰明了,邊聽邊記,一堂課下來收益匪淺。
他是直接在紙上抄寫,有點雜亂,但他自己能夠分清,等會再謄寫一下就可以,毛筆終究還是很難寫快,他有點懷念以前的圓珠筆、鉛筆了。
陸豐年拍了拍宋予歸的背,“宋兄,我剛看你上課的時候一直在記筆記,我有幾處沒來得及寫上,能借我看看嗎?”
宋予歸把記好的筆記遞給他,“我記的有點亂,你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問我。”
他則是轉過身開始寫夫子剛才留下的題目,正好試試他剛才的聽課成果,他自己也不好判斷自己做的如何,等明天夫子上課就知道了。
陸豐年很快抄寫好将筆記還給他,青山書院一堂課一個時辰,剩下的一個時辰是留給學生們做題、讨論的,夫子也會在講台前守着,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問,做題快的可以做完就拿去給夫子批閱改正。
這倒是與宋予歸以為的學習環境不一樣,他以為是一整天都要學習,等下課後才做課業,但這樣的方法也很奏效,夫子布置的都是當堂講過的内容,會有些擴展,但都是與所講知識相關的。
這樣一個上午下來,他倒是将這堂課的内容牢牢記在腦子裡了。他們班就十八個人,夫子很快将每個學生的作業批改好,又說了幾個大家都犯的問題後,便放學生們去吃飯午休了。
宋予歸沒想到他寫的文章能得到乙等的評價,夫子說他的思路是對的,就是文章整體還是不夠簡練,再多練練可以更好。
宋予歸聽到這評價很是開心,看來他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到午飯時刻,宋予歸和陸豐年将東西收拾好往飯堂走去,一想到等會要吃到的飯菜,宋予歸剛才的開心都少了很多,他都在考慮要不以後放棄午休時間教一下食堂的師傅做飯了。
到飯堂的時候,顧清和蕭麟已經打好飯菜在等他兩了。
早上的時候宋予歸将辣醬存放在打菜的大嬸處,吃的時候去拿就可以了,那大嬸估計也是第一次看到綠色的醬料還問了一下,得知是辣椒和茄子做的很是驚奇。
宋予歸看她實在好奇,還舀了點給大嬸嘗嘗。
他把辣醬拿到桌上,現在一桌的人都等着這個辣醬下飯,不然這大熱天本來就沒胃口,菜還清淡更是吃不下去。
吃完飯大家都準備回房午睡一下,離下午的課時開始還有一個時辰,宋予歸在書桌前站着練了會兒字,忍不住心裡開始想他老婆在幹什麼,是不是在睡午覺,還是跟他一樣在練字。
練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時間,宋予歸放下筆,簡單洗漱一下也上床睡午覺了。
起床的鐘聲響起,宋予歸也洗漱完和陸豐年一起去上課。
下午的課堂伴随着蟬鳴開始。
授課的夫子語言幽默,能讓你輕松的記住所學的内容,課堂結束,開始寫布置的吧課業,下午上的是關于算術的,這個倒是對宋予歸很友好,理解了題目意思算起來就快很多。
夫子留了四道題,全班他是第一個交的答案,這個算術是上一屆才開始,有且隻有一道題,很多考生就不是很在意,但今年科考的内容,算術比之前多,有三道題,不得不重視起來。
其實一開始宋予歸也有點不熟練,但在夫子的講解中也慢慢摸索出門道,再與自己現代所學的知識結合,算題就比旁人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