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的臉出現在屏幕裡,沉穩地發出指令:“開手電,鏡頭對着垃圾袋。”
執行任務的警察遵命行事,輕點手機手電筒,一束光線劃破了垃圾處理站昏暗的角落。他用另一隻手小心地拆開那個垃圾袋,開始細緻地檢查裡面的内容。
在快速排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生活垃圾後,警察的目光被一些鋒利的碎玻璃片吸引。這些玻璃碎片的邊緣異常整齊,明顯不同于一般的廢棄物,看起來更像是某樣特定物品的殘片。
通過鏡頭,宋承清晰地看到了那些整齊邊緣的玻璃碎片,立刻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普通的垃圾,果斷指示這名警察:“把這些玻璃帶回來檢測,我讓人過去接你。”
警察沒有絲毫遲疑,迅速從身上取出證物袋,将這些碎玻璃片一一撿起放入袋中。為了不引起注意,他特意選擇了一條遠離周林家的路線,并在那裡給宋承發送了自己的位置信息。
宋承在警局門口等候,一見到來人便迎上前去,簡短地道了聲謝,迅速接過對方手裡的證物,快步走向喬雲深所在的法醫實驗室。
喬雲深被半夜叫醒抓起來已經在這等了有一會兒了。他揉了揉還有些朦胧的睡眼,打了一個哈欠。接過遞來的證物袋,他立刻調整狀态,開始認真工作,将證物對準光源進行細緻的觀察。
他仔細觀察着玻璃的斷裂口,注意到邊緣非常光滑,沒有其他的痕迹。
喬雲深微微皺起了眉頭,沉思了一會兒,然後開口說:“這斷裂口非常光滑,表面也沒有其他劃痕,看起來是用玻璃刀精心切割的。而且從肉眼觀察,上面沒有沾附任何明顯的痕迹。如果不是原本就沒有留下痕迹的話,那麼很可能這塊玻璃被人為清洗過了。”
用紫外線燈對着玻璃檢測,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玻璃的某一部分發出了微弱的熒光。
兩人都清楚這通常意味着血迹的存在,但為了驗證這一點并确保測試結果的準确性,喬雲深随後拿出米諾林試劑噴灑在較大的一塊玻璃碎片上,并讓宋承去門口關掉了燈。
數秒後,玻璃上顯現出了微弱的藍光。
“當木諾林試劑與血液中的鐵離子反應時,會産生藍色的光,”喬雲深解釋道,雖然這是一種在法醫學中常用的血液檢測化學方法,而且他和宋承已經合作過多次,但他還是覺得有必要提醒,“當然,米諾林試驗并不僅對人類血液有效,任何含有鐵的液體或物質都可能産生類似的發光反應。”
打開燈光後,喬雲深在明亮的光線下仔細地檢查每一片玻璃碎片。他突然注意到其中一片上有細微的劃痕:“這裡有輕微的劃痕,看起來像是指甲造成的刮痕。”
随後喬雲深又做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檢驗。而不會推理的法醫不是好刑警,種種線索串聯起來,得出顯而易見的結果。
喬雲深着手整理檢驗數據,他解釋說:“檢驗結果表明,這些玻璃上極有可能曾經沾染過血液。根據血迹的分布特征——大小和形狀來看,我推測血液可能是從旁邊濺射上來的,而且隻是少量的濺灑。這表明事發時可能發生了某種形式的接觸或沖突,導緻血液飛濺到了玻璃上。”
宋承聽了後微微眯起眼睛,随即逐一給其他幾人打電話,将他們從睡夢中喚醒。接着,他轉向喬雲深,指示道:“你看看能不能檢測到玻璃上殘留的血迹DNA,确定血迹的來源。”
摘下手套後,喬雲深在電腦上飛快撰寫法醫實驗室物品檢驗報告:“okk,不過這需要一些時間。我先把初步的檢驗結果打印出來給你。”
“等DNA結果一起出來吧。”宋承沒有心急,畢竟去搜查周林的話,他們需要确切實證才行,要确保行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随後,喬雲深使用聚合酶鍊反應,擴增少量的DNA樣本,使其達到可檢測水平。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一種在DNA擴增反應中加入熒光基團,以熒光信号積累實時監測每次PCR循環後産物總量,進而對待測樣品中的目的序列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非該專業的宋承看不懂這些,他隻用知道最後結果就行了。
等一群人來到警局時,宋承迅速從喬雲深手裡接過兩分報告——物品檢查報告和DNA數據對比,确定玻璃上的血迹來自于季然。
看了一眼結果,宋承立刻轉身朝大門走去。李新詠已經默默地将車開到門口等候,而紀然,被中途叫醒,睡眼惺忪地跟着上了車。
除了喬雲深,第一小隊的人都在車裡了。紀然雖然困,卻也明白能夠在深夜時分将衆人召集起來,定是因為發生了重大事件,或是發現了關鍵線索。帶上她估計是為了下一個新手提示,也有可能是為了她的“特殊能力”。
上車後宋承簡要地向大家說了當晚發現的情況。他們現在要再次去找周林,查清這些沾着季然血迹的碎玻璃是怎麼回事。
結合季順透露的信息以及白天從周林處察覺到的違和處,這兩方面的線索共同強化了他内心深處的直覺:這起事件與季然的失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宋承提醒葉柯之後盯緊周林。葉柯作為一名心理專家,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能夠輕易洞悉一個人是否有所隐瞞。在面對周林時,葉柯的專業能力将成為他們揭開真相的關鍵。
很快就再次來到周林所在處,月光驅散不了深沉的黑夜,六層高的樓房在此時更顯寂靜。
他們輕手輕腳地上了樓梯,敲響了周林家的大門。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