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沈禾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加上陸久以及李秀雲跟陸水生,晚上一共六個人吃飯。
陸大柱那邊,下午沈遷去請的時候,是想要他們全家都來吃晚飯的,但是陸大柱晚上有事,陸葉知道沈遷才分家,手裡沒什麼銀錢,不肯來,沈遷費盡口舌,他也隻同意讓李秀雲帶上他七歲的兒子陸水生。
隻有六個人吃飯,陸久提來的那隻臘豬腳又是連着肘子一起的,切出來一大鍋,宋蘭就沒動上午買的新鮮豬肉。
屋外起了晚風,吹得呼呼響,竈房裡燃着炭火,暖意熏人。
陸水生進來後,自來熟地蹦跶到沈遷身邊,放下用衣角包着的一小捧芋頭,笑嘻嘻地推給沈遷,“沈叔叔,這是我外婆給我的小芋頭,放炭火裡烤熟後可香了。”
沈遷沒好意思去接,陸大柱一家已經幫他太多了,不僅一開始幫他僞裝摔斷手,後面又租房子給他們母子,幫他們搬家,下午李秀雲怕他們晚上沒柴燒,還送來了一捆柴火,以及不少蘿蔔跟莴筍,如今小朋友不過來吃頓飯,又給他帶來一捧外婆家的小芋頭。
“收着吧,幾個芋頭不值什麼。”李秀雲道,這幾個小芋頭是陸水生知道晚上要來沈家吃飯,自己要帶上的,當時她就在旁邊。
如果說她跟陸大柱毫不猶豫地同意租房子,跟幫忙搬東西,是因為陸久,後面送菜又送柴,則是接觸之後發現,沈遷跟宋蘭都不是喜歡占便宜的人,兩家往來,他們不會吃虧,也就由着孩子帶東西了。
沈禾坐在角落裡,對屋裡的氛圍有些無措,又有些羨慕,沈家到青坪村已經一個多月了,除了買下宅子後,老爺子主動請村長跟村裡的族老吃飯那回,跟村裡人的交集并不多,像這麼客客氣氣圍坐在火盆邊說話的場景,她更是沒見過。
“吃飯了。”宋蘭讓沈遷在火盆上架起一個架子,她将炖好的豬腳連鍋放上去,又倒進去一大碗切滾刀塊的莴筍,跟豬腳一起咕噜着。
陸久跟李秀雲則不見外地給幾人盛飯。
沈禾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被陸久塞了碗米飯後,就趕緊抱着,坐回角落裡。
鍋裡的湯汁咕嘟咕嘟翻滾着,漫過紅亮的瘦肉跟半透明的肥肉,棕紅亮澤的皮則是一顫一顫的,看着就知道肯定軟糯。
宋蘭坐在沈禾旁邊,見她拿着筷子躊躇着不知如何下手,便夾了兩塊肉放她碗裡,道:“不用拘着,吃飽點等會兒回去路上才不冷。”
沈禾低低“嗯”了聲,垂着頭,眼眶有些熱,在家裡,即便是以前日子好的時候,因為頭有兩個哥哥,下頭有個比她小好幾歲的弟弟,她又不是娘親自帶大的,平時吃東西,娘不讓他讓着哥哥跟弟弟就不錯了,更别提挑好的夾給她。
不過很快她就沒心思想多想了,豬腳肉一口咬下去,瘦肉跟皮之間的油脂最先在口腔裡迸開,卻不會覺得油膩,皮軟糯彈牙,瘦肉絲絲入味,臘香十足,因為剛從鍋裡撈出來,很燙,吃上一塊,身上便暖和了起來。
水生也邊吃邊嘟囔,“小久叔叔家的臘肉,是全村最好吃的。”
吃上一會兒,後放進去的莴筍也煮熟了,鮮嫩翠綠的莴筍一開始吃起來脆脆的,煮的久了,便耙軟了,但是吸足了湯汁裡的臘香,同樣很好吃,吃到最後,再燙上一把莴筍葉解膩,一頓飯,幾人都是吃得肚兒滾圓。
沈禾不好意思地摸了下肚子,起身幫着宋蘭收拾碗筷。
宋蘭也沒阻止她,将剩下的一點豬腳跟湯裝碗裡,收進櫥櫃。
他們如今的條件,一點東西也不能浪費。
收拾好了,宋蘭便如先前說的那樣,拿了根燃着的柴火當火把,打算送沈禾回去,李秀雲知道宋蘭其實對村裡也不太熟,便說吃飽了要消消食,帶着水生也去了。
她們一走,陸久也跟着離開,他雖然大膽,但是跟這種夜黑風高,其他人都不在,就他們兩獨處一室還是不一樣的。
屋外天還沒完全黑透,不用火把也能勉強看清東西,幾人順道走了一小段路,陸久就到家了,宋蘭幾人繼續往前,快到沈家時,遇到了來接沈禾的老太太。
分開後,老太太拉着沈禾的手搓了搓,确認她沒有凍着後,叮囑道:“你娘在鬧脾氣,等會兒到家後,你先去房裡拿了針線活,再去堂屋。”
“好。”沈禾乖巧地應下。
老太太遲疑了一瞬,又問:“下午有沒有聽到你嬸子說帶你堂哥去醫館之類的話?”
沈禾搖了搖頭,馬上又道:“不過我看遷堂哥的手重新包紮過了,不是嬸子的手法。”
老太太連道了幾聲,“那就好,那就好。”
沈禾又将嬸子留她吃了臘豬腳,以及嬸子家今晚的客人,都跟奶奶說了。
老太太越聽神色越凝重,最後道:“這些事,你一個字也别跟家裡其他人說。”
“我知道的。”沈禾點頭,她很喜歡今晚上那種熱鬧祥和的氣氛,所有會努力不讓那些可能會去破壞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