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月出 > 第21章 芍藥殺(20)

第21章 芍藥殺(20)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原來尹尚在南曲看過《芍藥殺》舞蹈後,不禁陷入了思索。他本司刑獄,對其中所漏有關百裡敬一案的蛛絲馬迹十分敏銳,便将嫋嫋喚至跟前,盤問其舞蹈與傳奇的來曆。

嫋嫋據百齡交代,說是寄居大興善寺的進士鄧子玉所作,尹尚滿腹疑惑,便至大興善寺找到鄧璞,問他詳情。

自終南山歸來後,鄧璞與百齡就将此案與褚行素之死聯系起來,而其後調查明氏又果如猜想,心中愈發肯定,順藤摸瓜繼續深究褚氏之死,竟查出褚氏之女大約尚在人世。

因有目擊者曾在藥園附近,見過與之形容類似的女子,問其時日,正是百裡敬死前一日。

于是二人大膽猜測,那女郎或許正是殺死百裡敬的真兇。

鄧璞尚在猶疑證據稀少,百齡卻建議說:“眼下我等私下暗查,線索本就不易獲取,不如先将此事渲染出去,上達天聽,震動朝堂,為先生博一官身,才有機會細細追究原委。”

鄧璞遂從其所言,待尹尚尋來時,便依事先商議,将自己調查經過略作隐瞞講于他聽。

且寫有一表,請尹尚代呈天子,佯作凄凄道:“在下雖偶中進士,卻因目疾而不得授官,隻恐此生潦倒京華,概無以托身。因此聽聞百裡大夫之案重審,便有心調查此案,若能僥幸偵獲元兇,薄有微功,或可博一糊口末階。”

尹尚聽他此言在情在理,而案件推導又條清縷析。既生憐才幽意,又存法官公心,便答應為他遞呈。正好在朝堂上,聽到辛無畏列舉新證,于是慨然出列駁斥之,又将鄧璞表文上呈天子。

天子接表細看,見鄧璞言說,百裡敬自去年三月為陛下制作新餌,半月無果。後有老翁至藥園販賣蛇膽,百裡敬方有所突破。此翁自來為褚行素供藥,臣疑此案與褚氏有關,遂至終南山暗訪。

據悉褚氏隐居終南,繼續鑽研療風之法,編入《疏風新論》,期間多有痊愈者。而在百裡敬死前半月,卻遇強人上門索取《疏風新論》,褚氏因有搬遷意,尚未成行便死于大火。其後百裡敬新藥得成,進獻陛下當夜卻橫死藥園。

臣偶聞褚氏原有一女,探知有行人睹其形容類似者,于百裡敬死前一日出沒藥園。此女深居簡出,行蹤神秘,常于月夜隻身入山,或因此僥幸免死。而百裡敬死時盛裝,大有赴約之狀,概非尋常,臣所以疑其為此女誘殺,伏叩陛下知之。

天子看完默然半晌,問:“這個鄧璞是何許人也?”

百齡之父禮部侍郎公孫止連忙出列禀報:“乃去年登第進士,滄州南皮人。臣當日觀其才學,可列前三,卻不知因何不得授官。”

天子蹙眉看一眼張鶴卿,張鶴卿略作回憶,想起有這麼個人,便回禀說:“此人有嚴重目疾,連答卷都十分艱難,因此并未通過铨選。”

楊文賓呵笑一聲,“巧了,下官也識得這個鄧子玉。當年我巡察滄州,時任南皮縣令邵永安,還曾向我舉薦過此人,說他雖眼有微疾,卻清明在心,斷案如神。我等禦史本就有搜訪遺賢之責,我當即将其召來一見,出經入史,娴于律令,堪稱茂才。但彼時此人恰逢母喪,需丁憂三載,不便出仕。他既能在禮部試中脫穎而出,怎麼到了吏部,竟連答卷都十分艱難?”

張鶴卿不滿地睨他一眼,冷聲道:“中丞這話說遠了。就算此人是進士出身,他搞的那個什麼《芍藥殺》,也不過是市井流言。妖言惑衆,豈能作為呈堂證供?”

尹尚也毫不示弱,“姘婦之言尚可作為證詞,進士推案難道不能作為證詞嗎?”

張鶴卿為二人咄咄相逼,還想再說什麼,卻被天子擺手制止。

天子看了鄧璞表文,已有些暗暗心驚。因去年春日他服丹後,心痛如絞,召了百裡敬來問罪。百裡敬當時回答,這是由于病情階段不同,用藥也有所不同。陛下此前症狀沉重适宜猛藥,如今病情和緩便适宜溫養之藥,臣即刻為陛下研制新藥。

其後天子便令藥園為其開辟藥室,前後近二十日,百裡敬才将新藥送上。他服用後果感龍體舒适,四肢百骸溫溫生熱,麻痹之症也得以舒緩,卻不料百裡敬旋即死亡。他當時心底惱恨,第一時間便疑是太子所為。如今看來,這個鄧璞的推論,恰中了這些并不為人所知的隐情...

天子淡然道:“朕看了鄧璞推斷,頗有道理,便授他檢校大理寺司直,令他盡快破案。至于裴氏所言,也需詳細盤查,不容半點混淆。”

轉眸看太子,見他身姿端雅如春松,對這朝堂紛亂狀若未聞。回想這些時日,太子并未參與任何政務,更不曾絲毫過問案情,即便東宮屢屢被疑,他始終淡泊如雲中白鶴,不免懷疑自己是否果真錯怪太子。

散朝之後,便招手說:“陪阿耶坐坐。”

成昭愕然擡頭,一雙幹淨眼眸,楚楚望向天子,“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