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不起的五秒裡,法言随的腦海中幾乎快跑了遍走馬燈:從與妹妹相依為命的日常,到各種訓練比賽的閃回、和崔明禮的婚後生活,最後定格到亞曆山大眼中不加掩飾的輕慢嘲諷。
他敢發誓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挨得最痛最狠的打。
亞曆山大信息素的威壓配合他狠戾的拳風,像是把法言随扔進高壓鍋裡烹煮,壓得他喘不過氣。
法言随體内好似着了火,不僅被打中的腎部劇痛,其餘的髒腑也跟着抽疼。他的口腔鼻腔全是腥甜的味道,每一寸黏膜上都粘着血沫;耳朵耳鳴加劇,仿佛聽見血液汩汩噴湧的聲音;他跌倒時擦破額頭,鮮血模糊了視線,連眼前都是一片赤紅。
“八,七,六……”
法言随動了動手指,不再有更多的動作。他有點想就在此止步。
作為職業拳擊手,25歲其實很年輕,以後還有大把的機會再創輝煌。再說了,不是他技不如人,是敵人卑鄙狡詐。他就算輸了這場比賽,也是亞軍的成績,這已經非常優秀了。
“……六,五,四……”
【~My life is in my hand, I am the whole band, the stage is catching where I stand. Catch my life, catch your eye, catch up everything I like.~】
法言随懷疑他被打出了腦震蕩,否則為何腦中開始播放《Catch My Life》的副歌?大腦似乎是嫌自己的轉速還不夠快,又擅自銜接上了《苦晝詭夢》的詭異陰森的前奏。
法言随止不住地聯想:萬一上天給他開了最惡劣的玩笑,讓他經此一役後再起不能,隻能退役怎麼辦?要知道不少拳擊手受傷後都有難以逆轉的後遺症,更别說亞曆山大下毒手。
如果今天是他最後一次打拳擊,甚至是最後一天活着,他還會想放棄嗎?
答案當然是不想。
于是在倒數第三秒的時候,法言随咬牙硬撐着直起身體。他腿肚子直打哆嗦,滿臉血痕,頭暈到随時可能會失去平衡,可他還是穩穩地站在那裡,向天舉起右手。
他們是一比一平局,一切都還沒結束,一切都還有可能。
孫教練想和法言随說些什麼,卻說不出完整的句子,隻能緊緊握着他的手,哽咽道:“言随……”法言笑則已經泣不成聲。
法言随想安慰他們,可實在沒有說話的力氣。他半睜的眼睛深情地望向二人,剛拭去鮮血的嘴角在呼吸面罩下輕揚起一個微小的弧度。
“……王哥,你說法言随能赢麼?”崔明禮捏緊的拳頭一直沒松開,眼白也浮現出幾縷紅血絲。
差距如此懸殊的較量,王哥沒法預測。他隻好順着崔明禮的心意說:“言随不赢不足以平民憤。”
“不管結果如何,到時候我都要發動态站法言随這邊,”崔明禮的眼神從法言随身上移走,頓時變成充滿嫌惡和恨意的刀紮向亞曆山大,“誰也别勸我。”
王哥才不會勸他,王哥隻想給他喝彩鼓掌。崔明禮以前可不會亂趟渾水,還得是真嫂子才能把他拉下場。
任何格鬥實戰裡高防都比高攻重要,能笑到最後的一般是更抗揍的那一方。亞曆山大沖着把法言随打趴下而出的髒拳,不曾想都這樣了法言随還有勁兒進行三番戰。
正如法言随低估了亞曆山大的真實實力一樣,亞曆山大也小瞧了法言随的韌勁。看他訝異的神情,不知是否有為一番戰收力的行為後悔。
對于一名優秀的職業拳擊手來說,合理分配體力也是門技術。不過這對現在的法言随和亞曆山大來說已經沒必要了。他們必須全力以赴,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本事,一決勝負。
“休息時間到,二位選手即将回到擂台。法言随選手用指尖碰了下嘴唇,又摸向自己的後頸……哎呀,他是在以這樣的方式觸碰和伴侶的聯結嗎?真是浪漫的舉動啊。”
崔明禮的臉更紅了,比鬥牛士手裡的布還紅。他不知該慶幸自己留下的标記齒痕很完美,在高清攝像頭下拍着不會丢人;還是該憂心事後人們會不會對法言随婚姻情況的浮想聯翩。
“法言随選手的雙拳居然沒有架起,他是想抛棄防守隻采用進攻速戰速決嗎?”
如何根據不同的對手變換不同的風格,學習對手的招數并化為己用,這就是一名拳手拳商的體現之處。面對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對手,需要有跳脫性超越性的思維。首先是不要怯場,害怕被打中。
“法言随無視亞曆山大的直拳,直接貼身進戰,很大膽的戰術。他是預判到亞曆山大剛剛那是虛招。噢,亞曆山大又出了刺拳,法言随迎了上去,他用擺拳抵消了這個攻擊!下潛,擊中側腰!”
法言随這一拳完全是私人恩怨,以牙還牙,幾乎一比一複刻了上一場亞曆山大對他的襲擊。亞曆山大用陰招打别人倒是痛快,拳頭落在自己腎部區域便知道疼了。
他惱羞成怒,用上臂狠狠夾住法言随的腦袋,狂擊法言随的胸腹——沒什麼效果,因為都被法言随的手臂格擋了回去。
裁判拼命吹哨,連忙上前拉開扭打在一處馬上就要嚴重違規的二人,讓他們都退回到各自的角落裡休息幾秒冷靜一下。
亞曆山大的胸膛劇烈起伏着,臉色慘白,額頭上挂着豆大的汗珠,看得出來法言随方才是下了狠手把他往死裡揍。
“Fxxk you.”亞曆山大極沒素質的在衆目睽睽之下摘掉牙套,沖法言随做髒話口型,還比劃了一個拇指向下的手勢。
法言随可不怵他,也取下牙套還擊道:“No ball near your d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