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悅自然知道與皇家結親意味着什麼,更知道平王替長子求娶将軍之女的目的是什麼,這件事若是平王在以往提出,那倒也沒什麼,讓兩個孩子自己做主就行,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不行!
方可悅最終還是以其女年紀尚小而回絕了此事。
平王趙利未再多言,隻是默默的點了點頭。
後來,天武帝病逝,留下一份遺诏,上面清清楚楚的寫着由其皇弟平王趙利繼任皇位,封号天驅,其子徐王趙連、易王趙談承襲皇爵,封号不變,而其女趙延瑾封□□民安公主。
此事一出,衆人嘩然!
徐王和易王更是被震驚到在朝堂上對天驅帝和攝政王當場出言不遜!并懷疑诏書真僞,拉攏群臣一緻抗議!即便有皇帝臨終召見的使臣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诏書乃天武帝親口所言,但徐王和易王依舊跟瘋了一樣胡鬧,後來天驅帝實在忍無可忍,直接退朝甩袖而去。
而攝政王并未随天驅帝一起離開,反倒是命人将徐王和易王帶下去,随即向衆臣坦言,先帝自先太子飲毒自盡後,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無心立儲,朝中大臣多次上書啟奏,先帝也開始重視立儲一事,命我暗中多多注意徐王和易王的表現——
至于先帝為何選擇了天驅帝,我想剛才徐王和易王的表現,各位大臣想必也心裡有數,至于先帝遺诏的真假,先帝駕崩前傳召的大臣都在,各位大臣心存疑慮,問問便知。
說罷,攝政王便潇灑的轉身離去,留下一幫群臣風中淩亂。
而方可悅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十分驚訝!她本以為攝政王和天驅帝心存反心,想借着落家的力量奪取兵權起兵謀反……可沒想到,原來先帝早已有了将皇位傳給天驅帝的打算,事情的結果居然會是這樣!
不過……
方可悅想想,雖然事情與自己想得不一樣,不至于到天驅帝拉攏落家起兵謀反的地步,可先帝的遺诏也太令人匪夷所思,徐王和易王大鬧朝堂的事情她已經聽說了,這二位可不是省油的燈,以往就沒少打落家的主意,未來要面對他們,想想就令人頭疼。
但眼下方可悅更害怕的是,天驅帝的封号……
衆所周知,落宸曦是天驅大将軍。
天驅帝、天驅大将軍……方可悅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其實不止方可悅,所有人都察覺到了新帝登基後的不對勁,包括落安然。
以他對天武帝的了解,他就算讓趙利繼位,那也不可能賜封号天驅啊!而且,先帝逝世,臨終召集的大臣卻沒有他落安然!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他這般跟方可悅說道。但方可悅又如何不曉得?可如今當務之急不是追究封号的時候,而是要趕緊進宮禀明聖上,讓陛下将天驅大将軍的頭銜收回,以示落家忠誠!
否則,後果難料。
進宮後,他們如實和天驅帝說明了此事,天驅帝恍然大悟,但卻覺得此事并無大礙,跟落家夫婦說,天驅大将軍的名号乃是先帝賜予落安然的,他無權收回,若是你們二人介意,不用便是。
落家夫婦聞言這才松了口氣。
天驅帝這番作為,倒是打消了落安然對他的懷疑,想來,此事定是攝政王從中搗鬼!
落安然想到這裡,忽然擡眸看了站在天驅帝身側的攝政王一眼,是了,先帝病重時朝中大小事務皆由攝政王全權處理,先帝糊塗也就罷了,但攝政王不可能不曉得“天驅”二字的含義。
這個攝政王……
落安然緩緩垂下了眼眸,想起自己以前對攝政王知之甚少,關于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從先帝那聽來的……不行!落安然忽然就對這個攝政王生起了一絲不好的預感,看來得暗地裡找個機會好好調查他一番才行。
可還未查出什麼,□□邊境便迎來了異族入侵的消息。新帝登基,朝政不穩,異族應該是看準了時機,來勢洶洶,區區半月就突破了邊境防線,且對邊境的地勢情況、布防戰況等皆了然于心,攻勢迅猛,僅僅一個月,便在邊境接連拿下三城,戰況十分危急!不少将領士兵皆被俘虜,百姓飽受戰争之苦。
這是天驅帝繼位後迎來的第一道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