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法器版本低,隻能夠看到一條條快速飄過的文字,顯然是天衍中的道人們又吵了起來。“網上”唇槍舌劍還不夠,有的人甚至試圖揭開對方的馬甲線下約戰。
除了互相問候的垃圾話,李若水又看到某個道友嚣張的“哈哈哈”,緣由是她在挖礦的時候,掏到了價值千金的好東西,錢包頓時鼓脹了一圈。
李若水:“……”
道友的笑吵到她耳朵了!
在變成紅眼病前,她火速退出天衍之鑒,掐着清心靜氣的法訣,平複自己的氣機。
費勁地将自己的思緒從“沒錢”上轉移走,抛開了那兩位的感情任務,小說還是有自己劇情線的,至少在結尾前,作者已經寫清楚了末日危機是什麼。
如今是九州太上九紀九百五十年,千年為一紀,為一水火小劫;而十紀也就是萬年,會生出一場滅世大劫。
在第十紀到來的時候,代表着天衍也就是道之反的、象征着死亡和終結的歸墟天地中會誕生一尊歸墟之主,它将毀滅所有的存在,将九州天地塑造成另外一種模樣。
而書中的謝朝笙和蒼琅是救世主,她們分别象征着至清和至濁,最後合力鎮壓歸墟之主。
現在距離劫難降臨,還有五十年,九州各處已經出現了歸墟之隙,歸墟之主的先鋒兵——歸墟之靈已經從裂縫中溢出,它們介于虛實之間,實者能演化各種形态,最高級的從外形上跟人幾乎沒有區别;而虛者,則是像寄生蟲一樣侵蝕道人神智,慢慢将道人整個取代。但也有一點限制,一旦墟靈抛棄自身形骸,那所寄生的存在死亡,它們也會跟着潰散。
可它們也有一個破綻,不能使用代表着道之正的天衍之鑒。
這最後的五十年在小說中着墨不多,就算有也是偏重于最後十年。
李若水無法憑借劇情知道這十年具體是怎麼開展——當然這個崩壞的爛尾世界百分百不能機械地運行下去。
她唯一的任務是修行。
怎麼都要有自保能力,活到兩女主斬殺歸墟之主創造新紀元吧!
可修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法地财侶”缺一不可,就算要偏科,那也得在其它方面有足夠的長處,吸引大怨種來投資吧?
然而李若水什麼長處都沒有,她可以說是平平無奇,修道幾十年,還停留在“幼兒園”,沒有師長會路過她的時候驚為天人,将她接上雲端。
也沒有窮得隻剩丹玉的道友看她骨骼清奇,主動當她的腿部挂件。
修道要麼加入宗派,要麼靠着自學。
可九州的宗派不是免費的,像是太一這樣一流的宗門入學除了要有修仙的資質,還要交兩百枚丹玉當學費。
自學很便宜,也就是走火入魔,十有八.九在無人的角落暴斃罷了。
李若水查過天衍之鑒,有位跟她一樣貧窮的道友列了各宗派收費單,那種隻有三兩隻小貓的宗派學費低,十個丹玉就能解決了。
能開宗立派的,至少有一位金丹道人,教李若水是綽綽有餘了,可壞就壞在,李若水的名字登記在太一門下了,盡管隻是外門。
内門修士要徹底退出宗派是不可能的,而外門呢,需要宗門進行審批,不然沒法拜入其餘宗門。但這個審批流程格外漫長,要輾轉各個部門,确認你這個人沒有問題才會放行。當然,要是有丹玉的話,能夠加快退學流程。
但要是有足夠的丹玉,李若水還會隻留在外門嗎?
怎麼都要申請入内門的考核啊!
她目前最好的選擇是在太一外門挂名。
因為不管是内門還是外門,都會獲得一冊基礎經——《太上通玄經》。這部經典是一通能通萬法的上乘道典,打基礎十分有用,适用于所有資質的人,隻是進境會緩慢很多。
如果入了内門,可以直接學大能們依照《太上通玄經》寫出來的衍生經文,少走彎路更為契合自身根本道,但外門修士就沒有這個福分了。
李若水能怎麼辦呢?還是一個“學”字。
畢竟沒有參考資料,沒有洞天大能們劃重點,《太上通玄經》本身的含金量也不會降低。
修仙六境,為蛻凡、定心、金丹、元嬰、洞天,一境三重。
此刻的李若水是蛻凡三重境,很快就能進入定心階段。
蛻凡是洗髓伐脈,修出第一縷“炁”,從而跟凡人有别,而定心則是選擇道途的時候了。
定心開三竅,分别是心竅、丹竅、法竅,所謂心竅是立道誓,生出心種;丹竅是日後生出丹種的寶竅,丹種是對道的領悟,要麼是自己凝聚,要麼就是從别人那獲得直接用,是以後的金丹之基。至于法竅,則是用來儲存靈力的寶竅,法竅越多越大,能動用的靈力越多,号稱“法種”,極數是三十六。
三竅歸一始為丹。
定心之境,容不得差錯。
李若水沒有師長,隻能在天衍之鑒的法境中發帖虛心求教。
在一衆閃着燦黃色的有償帖子裡,李若水的詢問顯得格外黯淡不起眼,半個時辰過去了,都無人問津。
不得已,李若水忍痛付出自己僅剩的十二枚丹玉。
這該死的貧窮!
她在修道前是不是得學緻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