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大哥實在是太活潑,一會兒看看小妹,一會又湊到我和達令身邊。我的手記不得不中斷。我隻好真的開始畫畫。接下來的日子再繼續找時間寫手記。
萬幸的是,星際的兒童遊戲室建設真的非常棒。
達令他們連續幾天跟着我回休息間度過自由時間過後,終于還是抵擋不住遊戲室的誘惑,回歸了正常小孩兒的遊戲行列。
我開始繼續我的手記事業。
接着寫星際的家庭吧。
弗拉基米爾、達令、我(奧莉維亞)、舟四個人構成了一個常規星際小家庭。在整個星際共和國,四個兄弟姐妹組成的家庭是主流之一。此外還有四個兄弟姐妹+單父或單母或父母雙方的組合。
之前講到,為了在星際更快地發展,人類要多生小孩兒。成年男性和女性上交一定次數的健□□/殖細胞是義務,國家負責通過體外生育來統一延續後代。
但是也不能無上限地大量繁育吧。畢竟雖然星際可開發的資源很多,但是國家現有的資源和資源開發速度是一定的。如果随便培育,一下子生出來一堆,那麼必然分配給每個星際公民的資源就會減少,也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一對男女對應4個後代,大概就是由共和國人口專家通過慎重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既保證了人口擴張的速度,又不會帶來過大的資源負擔。
關于家庭中的父母,這是個由自由權利衍生來的。星際在開始培育後代生命之前的一個月,政府會鄭重告知生命細胞提供者,您的細胞即将開始培育,請在1個月内慎重決定是否加入該家庭。同意的話,父母和孩子就會知道彼此的真實身份,不同意那誰也不知道誰。
并且同意的父母會獲得政府一定的鼓勵金,命名孩子最初姓名等的權利以及一些基本的為人父母義務責任。不過父親與母親的關系可以是随便的,可以是愛人也可以是路人甲、素不相識的關系。
深入讨論還有一些BUG問題,在雷區反複橫跳的問題,這些星際都做出了規定,隻不過我作為一個小屁孩不知道。
哈,為什麼承認當爹媽還有鼓勵獎?還有為什麼四個小孩一定要組成一個家庭而不是各自獨立?
額,這個我知道,這來源于對抗星際情感疏離症。
國家統一生育這個政策,最早是有試驗區進行試驗的。
就和我們改革開放的過程一樣,這個星際生育政策也是先試點再推廣。
在早期的試驗中,每個小孩兒都是獨立長大的。沒有家庭這個單位。單個人的上一級就是班級,各種幼兒班小學班中學班大學班然後畢業工作。
在星網大數據的追蹤下,人們發現試驗區長大的人犯罪率、自殺率包括換上各種心理疾病尤其是星際情感疏離症的概率明顯要比其它人高。
星際情感疏離症,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有使人變得冷漠,沒有同情心,偏激等等一系列症狀。
這當然不行了,相關的專家就研究。結果發現,換上這一類疾病的人以及試驗區人類身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缺乏親密關系——尤其是人類自古以來非常重要的家庭關系。
但是你讓星際人去好好當一個父母,有點困難哦。孩子不是他們生的,也沒有什麼感情。如果強制他們接受,就像是把一堆包袱一下子丢給他們一樣。
或者說就好比,你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正速度七十邁,心情自由自在地邁向理想和未來。結果突然國家告訴你,你現在得當四個孩子的爹/媽。别理想了,趕緊換尿布洗屁屁沖奶粉吧;别玩遊戲别美甲了,孩子半夜不睡覺正哇哇哭呢;别買這買那滿星際旅遊了,孩子的學區房還沒着落呢。
恐怖恐怖恐怖,父母是世界上最了不起也最累的身份。其中母親尤甚。
人一生會有很多種身份,很多身份隻是存在一段時間,很多身份可以被輕易地解除,或者付出一點代價來接觸。但母親例外。
母親這個身份是一旦擁有就要跟随一輩子的身份,而且這個身份還意味着非常多的責任。十月懷胎、哺乳、換尿布、喂飯、忍受并安撫小孩的哭啼、教導小孩等等這一系列都是母親這個身份背後的責任。
一輩子的母親,不僅是偉大,還是無數的繁瑣與責任。
如果不好好當一個母親或者試圖去擺脫母親這個身份,就會受到數不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指責。
扯遠了。
為了解決建立家庭關系這個問題,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由我們這種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自己組成基本的家庭。
話說名字是怎麼回事?怎麼差别這麼大。
因為名字……是随機的。痛心疾首,哇我以前打遊戲起個名字都要想半天好嗎。現在居然自己的本名是随機的。我該慶幸我沒叫憤怒的土豆、開心的紅色嗎摔,什麼鬼啊。
我們這個小家庭的兩位生命細胞提供者,都沒有選擇加入家庭。
所以,我放下畫闆,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有點想念上輩子的爸爸媽媽了。
眼淚從眼眶裡掉下來,沒入發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