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諸朝直播華夏文明 > 第4章 第四章

第4章 第四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古人為了更好禦寒,一般都把窗戶弄的很小,通風不暢下,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不在少數,就是我們今天,依舊有這樣的慘劇發生。”姜葉神色嚴肅道。

諸朝古人們驚呆了,“燒炭居然會中毒!”

什麼一氧化碳他們聽不懂,可是他們知道中毒啊。

以前他們身邊出過這樣的事,那時候他們還奇怪,明明身體好好的,也不是被人所害,可人就是沒了,現在想來,那些事事發時間可不就在冬天燒炭階段。

“這,我們也沒把炭吃嘴裡,怎麼還能中毒啊?”古人們不解。

在他們認知裡,吃東西中毒正常,可是不吃東西居然也能中毒,這就不正常了。

剛巧這句話變成彈幕被姜葉看到,“毒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食物,就像一氧化碳是氣體,讓人看不見摸不着,可是隻要它到達一定濃度,就可以讓人中毒,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必須勤通風。”

“可是古人之所以把窗戶弄的很小,就是為了避免更多熱氣散出去,一邊燒炭一邊通風,很多古人都不具備這個條件,事情很難兩全。”江雪歎道。

古人們聽了沉默,燒炭不通風會中毒,燒炭通風又會跑熱氣,他們隻是普通百姓,哪有這個揮霍本錢。

而有實力燒炭,且不心疼這點物資的貴族們則松了一口氣,“原來隻需要勤通風就行,還以為以後都不能用炭爐呢。”

至于舍棄炭爐取暖,别鬧,知道冬天多冷嗎,他們隻是貴族,不是不怕凍的鐵人。

“還有明火也是同理,一個不慎可能會造成火災,到時候真要起火,隻會損失更重。”

“且林木資源需要時間生長,隻砍不種會導緻未來人無木可用,這也是我們現在不提倡明火的一大原因。”姜葉道。

“後世居然沒木可用了。”諸朝古人們還是第一次知道後世資源匮乏。

在這之前,從後世人不缺衣物他們就能看出後世比他們富足,他們還以為後世各方面都會強于他們,卻沒想到并不是這樣。

不過也是,他們是他們的後人,現在他們要是把樹砍光,後世怎麼可能還有樹,到時候隻怕現種都來不及。

“要不咱們以後少砍點樹?”有人試着提議。

“不砍樹咱們日子怎麼過?咱們要做的應該是多種樹,隻有這樣,咱們和後世人都能好。”又有人道。

“陛下,咱們朝廷要不要帶頭種樹?”長孫無忌等貞觀朝臣提議道。

天幕面向天下人,想必到時一定有少砍樹和種樹的人,可是民間力量和朝廷沒法比。

“下令吧,以後盡量多種樹,咱們現在的樹比之秦漢時期就少了許多,可朕沒想到後世居然到了沒樹可用的地步。”李世民歎息,後世林木情況越發嚴重。

所以就算後世不再是唐朝,他也想做點事情。

諸如李世民這類有責任心的明君,或多或少都下令,讓人多種樹。

嬴政和劉徹也發出政令,雖然他們不算大衆意義上的明君,可他們知道自己身為帝王的責任,不知道也就算了,現在知道肯定得做點什麼。

相比之下,昏君有的根本沒看到危機,如秦二世胡亥之流,“不是說後世才林木匮乏嗎,我們林木現在又不匮乏,未來距離我們還遠得很呢,操什麼心。”

而有的就算知道問題嚴重性也沒想改變,如隋末隋炀帝楊廣冷笑,“未來江山易主,朕憑什麼為後來人做嫁衣!”

下令多種樹的嬴政和楊堅絲毫不知道自己兒子态度,他們還想着這樣做,能讓自己的大秦/大隋更穩固。

而諸朝百姓們對于朝廷這項政令接受良好,畢竟這能惠及他們古人。

至于沒有這項政令的朝代,隻能依靠民間力量。

“理完古人們如何保暖的,我們就能看出棉花的優點,比起木棉、蘆花、柳絮來,棉花更厚實保暖;比起皮毛來,棉花更易獲得和輕便;還有炭火等工具,棉花更便捷和安全。”

就像湯婆子、炭火、明火取暖等東西,不能随時移動,還有隐患風險,棉花就沒這麼多顧慮了。

聽姜葉這麼說,有人忍不住道:“難道棉花就全是優點,沒有缺點嗎?”

而這麼好的東西,真的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能擁有的嗎?

總之,棉花優點越多,普通百姓就越覺得自己離棉花越遠,這讓他們心慌不安。

江雪看到這條評論正色:“當然,棉花也是有缺點的,棉花最大缺點就是易燃,棉花不能和火源近距離接觸,要不然會迅速着火,不慎會危及人的生命。”

“怕火正常,衣服要是不怕火才奇怪呢。”古人們對此接受良好。

“除了易燃問題外,棉花重要的還有生長環境和水源需求。”姜葉道。

“棉花喜熱,溫暖幹燥的地方長勢好,偏冷地方可能會産量不佳,還有水源,棉花生長需要很多水,對于缺水地區,并不适合種棉花。”

“原來如此,還以為棉花哪裡都能随便種呢。”知道自己所在地區不适合種棉花,古人們心裡失落。

而溫暖幹燥又有水源的地區古人則眼前一亮,“我們這裡适合種棉花!”

嬴政抿唇,“這樣的地形朕有,所以棉花呢?”

什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算是體會了。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