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諸朝直播華夏文明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黃道婆最先教給大家剝棉籽的方式是一根木棍,把木棍放在棉花上面,随着木棍對棉花擠壓,棉籽就被擠壓出去。”姜葉用最初工具給觀衆們演示。

果然,用木棍以後,剝棉籽的效率大大提升,同等時間内,木棍是手剝的數倍。

“隻用一根棍子,剝棉籽就變得簡單,我們以前怎麼沒想到呢!”手裡有棉花,卻沒先進剝棉籽方式的百姓們懊惱,覺得自己好笨。

這類人以元末時期和之前朝代的百姓們為主,元末明初及之後朝代的百姓已經普遍用工具剝棉籽。

“後來黃道婆找來木匠,把黎族用.的鐵棍軋棉法進行改良,做出了木制手搖軋棉車,木制手搖軋棉車更具普及性和效率更高。”①

如果說木棍隻是一個單純棍子,那木制手搖軋棉車就是專業的剝籽機器。

“這種機器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去棉籽效率更快。”姜葉和江雪還有工作人員配合給大家展示黃道婆改良後的木制手搖軋棉車。

隻見兩邊兩人搖動軋棉車木制手柄,轉動固定好的兩根攪棍,因為攪棍縫隙窄的緣故,棉花能順利通過,棉籽則沒辦法過去,從而棉、籽分離。

“棍子擀多了手也疼,木制手搖軋棉車就少了這個顧慮。”

因為轉動攪棍和下棉籽沒那麼累,姜葉比剛才輕松不少。

“木匠,你會做木制手搖軋棉車嗎?”看清楚木制手搖軋棉車的樣子,諸朝百姓紛紛把目光放到身邊的木匠們身上,很是期待。

“沒問題,讓我琢磨琢磨,很快就能把木制手搖軋棉車做出來。”木匠們道。

于他們而言,木制手搖軋棉車屬于能看懂的範疇,再琢磨琢磨,做出來完全沒問題。

“太好了,我們也能有木制手搖軋棉車了,黃婆婆可真是大能人啊!”元朝及之前朝代的百姓們喜笑顔開,對黃道婆發自内心地感激。

元末以後,用上木制手搖軋棉車的人則恍然,“原來我們用.的軋棉車是黃婆婆做出來的。”

以前她們知道如何使用工具,卻對制作工具的人不了解。

“這個木制手搖軋棉車,你們做出來沒問題吧。”劉徹看向墨家人。

墨家人點頭,很有信心,“陛下放心,臣等很快做出成品。”

木制手搖軋棉車可比未來采棉機簡單萬倍,他們完全沒壓力。

秦朝,嬴政雖然不像劉徹手裡有棉花蹤迹,還是吩咐墨家人把木制手搖軋棉車做出來。

他要以後找來棉花,工具都是現成的。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錯過這種有利民生的紡織機器,唐朝時期,棉花普及率不高,但好在他們身處後世,手裡有更多線索。

比如漢武帝末時曾記載廣幅布,古今地名仔細對照,完全找的到。②

“黃道婆若是我明朝人該多好!”朱元璋歎氣,心裡不甘。

“棉花去籽流程中,黃道婆改良出木制手搖軋棉車,之後的彈棉工序,黃道婆也做了改良。”

“說起彈棉花,那可是棉衣保暖的關鍵,棉花如果彈不好,不蓬松柔.軟,會影響禦寒效果,可想而知彈棉花這道工序有多重要。”姜葉道。

心想棉花怎麼禦寒的諸朝百姓終于解開疑惑,“原來棉花除了做棉布,還能把棉花塞進衣服夾層裡。”

“是了,我們怎麼沒想到呢。”百姓們懊惱。

一切都源于他們對棉花的陌生。

棉花普遍的朝代,棉花禦寒已是常識。

“新的棉花需要彈,舊的棉花用時間長了,會出現壓實結塊、蓬松和彈性下降等問題,這時候曬幹重新彈一下,棉花就會有所恢複。”

“在黃道婆回家鄉前,人們用.的彈花弓是竹制線弦小弓,彈棉花的效率并不高,黃道婆後和人将其改良成木質繩弦大弓,彈棉效率一下提升上去。”③

說着姜葉拿出改良前的小弓和黃道婆改良後的大弓做對比。

“小弓一尺五寸,大弓四尺多長;小弓是竹制線弦,大弓是木制繩弦;小弓輕便手持,大弓厚重上方吊着繩子;小弓靠手撥弦震動,大弓靠木錘錘擊震動。”④

姜葉把竹制線弦小弓交給江雪,自己則手持木制繩弦大弓,而後兩人一起彈棉花。

肉眼可見,木制繩弦大弓效率遠超竹制線弦小弓。

“當年黃道婆的改良沿用至今,現在我國某些地方還能見到木制繩弦大弓蹤迹。”姜葉手中率先彈完自己那份棉花。

“大弓确實比小弓好用。”用上木制繩弦大弓的古人們肯定點頭。

“等以後我們有了棉花,就直接用大弓!”之前朝代的百姓們道。

沒一會兒江雪也用小弓彈完棉花,後台工作人員們把已經演示完的工具撤下去,并送上來新的紡織工具。

“說完黃道婆在擀、彈方面的改良,我們接下來看黃道婆在紡、織方面的成就。”姜葉對觀衆們道。

諸朝古人們驚訝,“居然還有,那位黃道婆太厲害了吧。”

“紡指的是紡線,棉花彈蓬松以後,就可以紡成棉線,而黃道婆那時大家用.的是單錠手搖紡車,每次隻能紡一根棉線。

後黃道婆在紡麻的腳踏紡車和單錠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明了三錠腳踏紡車,可同時紡三根棉線,效率一下翻了三倍!”姜葉讓大家看單錠手搖紡車和三錠腳踏紡車的區别。

哪怕是外行人,也能看出兩者間的差距。

就在百姓們驚歎之際,突然有彈幕評論:“三錠腳踏紡車,宋朝時期就有了,怎麼能算黃道婆發明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