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盜墓賊們!”
諸朝貴族們發出悲憤怒吼。
之前姜葉提起元明清慘無人道的人殉,其他沒有人殉的朝代悲痛歸悲痛,卻很難感同身受。
可是物殉所帶來的盜墓影響,秦朝往前,終至清朝,上至帝王,下至富商/農,幾.乎就沒不破防的,因為他們都有厚葬資本。
他們為什麼厚葬,為的就是去地下能繼續享受。
本來被後世揭穿沒有死後世界,他們就夠難受了,盜墓一出,雪上加霜。
“盜墓随着厚葬一同起源,殉葬這種事,有人埋就有人挖。”
人和物,都逃脫不掉。
貴族們:“……”
什麼叫有人埋就有人挖?他們的東西是那些盜墓賊的嗎!
“因為掌控話語權的是貴族們,盜墓這事從現世就是違.法的事,但再禁止,也無法根除這種情況。”
“而盜墓一事,也從側面佐證了我們之間的說法,那就是人死後,并不會以靈魂的形式繼續存在。
要不然那些待在棺材裡,眼睜睜看着自己陪葬品被洗劫一空的鬼們,為什麼不出來阻止?是他們不想嗎?”
姜葉的話不知讓多少貴族心中一痛,“是啊,人死後要真能變成鬼,那些盜墓賊絕對有來無回,但可惜事情是反過來的。”
而這同樣證明了,他們死後富貴的事都是空想,想想都紮心。
“盜墓賊們并不會珍惜墓中東西,很多帶不走的東西他們會就地損毀,曆史上不知多少珍貴文物就是這樣失去蹤迹。”
“但也因為盜墓賊們,許多絕迹的珍品文物重回世間,給後世了解華夏曆史帶來極大幫助。”姜葉訴說盜墓賊的優缺點。①
貴族們臉色冷漠,盜墓賊們對後世是有貢獻了,對他們卻是百害而無一利。
“朕想知道朕帝陵的情況。”嬴政、劉徹、李世民等帝王憂心忡忡。
萬曆皇帝,康熙、乾隆幾個被前面蓋戳的帝王則面無表情,畢竟他們已經知曉自己帝陵未來情況。
“華夏曆史上,盜墓百分之九十都是私人,但也有少數情況,那就是官.方盜墓。”
“比如三國時期,曹操設‘摸金校尉’一職,官.方下場盜墓,以此來彌補軍饷不足。”②
“咳咳咳!”三國時期,曹操猝不及防,劇烈咳嗽以掩飾尴尬。
他心裡有些埋怨,幹這事的人又不光他,幹嘛隻說他一個。
“曹操,豎子、小人!”劉備很生氣。
為什麼?因為曹操盜的就是他漢室宗親,劉家人的墓。③
“當然曹操并不是重點,他也不是唯一官.方下場盜墓的人。”
“我們主要來看曹操所處的時間點,三國在秦漢時期後面,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市面上金銀玉等珍貴物品就少了許多,想想三國都開始缺金銀玉等物,後面朝代會更捉襟見肘。”
“這就是厚葬帶來的弊端,好東西都埋到了地下,市面上好東西沒有了,後人可不就打起前人陪葬品的主意。”
“從這方面看,盜墓賊們把地下的古物帶出土,讓它們繼續流通,起的是正面作用。”
諸朝貴族們想吐血,“那是他們的東西嗎,他們一群盜墓賊還起正面作用,這世上還有沒有天理啊!”
但凡有點資本,能夠厚葬的人,對盜墓賊們都喜歡不起來。
這話就是盜墓賊們都驚訝,“沒想到咱們盜墓對後世還有好處呢。”
“要不以後對那些墓室損毀輕點?”
至于停止盜墓,那是不可能的。
“論黃金,南非金礦儲量占全球黃金總量一半還多。”
“而銀礦,華夏銀礦總量,連全球銀礦總量的十分之一都沒有。”④
嬴政、劉徹、李世民等帝王坐正身體,什麼,咱們華夏的金銀儲量居然不是世界第.一!
“南非是什麼地方,以及全球範圍有多大?”嬴政皺眉思索。
“銅礦更不用說,銅礦鑄成的銅币,很受諸朝百姓喜歡,他們用不起金銀陪葬,卻用得起銅錢陪葬,以至于世面上的銅錢越來越少,到宋朝時鬧起了錢荒。”
“宋朝劉娥執政時期,發行了紙币交子,就是因為世面上銅錢數量不夠用。”
“等到明朝,朱元璋發行紙币大明寶鈔,也是因為沒錢,隻是他亂印錢的後果大家也都看到,大明最後被‘窮死’。”⑤
宋朝劉娥擡眸,輕歎,“紙币,是沒辦法的辦法啊。”
畢竟紙币防僞比銅币更難,也有更大弊端。
相比起太後劉娥,朱元璋就懵懂的多。
“不對啊,咱大明可以印錢,為什麼還會窮死?總不可能是後世子孫連錢都不會印!”
“這不就跟着抱着寶山卻活活餓死一樣嗎!”朱元璋不明白,不理解。
“玉礦跟金銀同理,向來為貴族們鐘愛,以至于從古至今,大都隻進不出,從而對世面造成嚴重的經濟問題。”
“物殉不像人殉那樣慘無人道,厚葬多了,卻也會造成嚴重情況。”
“同理,随着時代越往後,人們的配飾也從奢華變成清雅,這也是金銀玉銅數量變少自然而然演化的社會風氣。”
“具有代表性的兩個朝代分别是唐朝和宋朝,這兩個朝代相隔不到百年,人們想起唐朝,腦海會和雍容華貴挂鈎,宋朝則是清淡素雅。”
“為什麼這兩個朝代配飾風格給人的印象很大不同?”
“歸其原因,是宋朝打輸了給别國送錢,打赢了還給别國送錢,造成金銀銅玉等錢财嚴重外流,宋朝人喜歡素雅裝扮,是給自己挽尊,言外之意是:我們就是喜歡素雅風格,才不是因為沒錢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