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幾句,母女二人很快就岔開話題,讨論起了周歲禮應該送些什麼。
五公主是皇後去年冬天所出,大概是胎裡沒有養好,八個月早産生下,一直被皇後捂在房裡精心照看。其他人都很少見過,隻時不時聽說坤甯宮傳太醫的消息,看着皇後疲憊憔悴的神色,對五公主的身體狀況有些揣測,婉月也聽見宮人私底下說五公主很難養住。
心裡有這樣的想法,大家都很少說起五公主的事,皇帝去看的次數也不多。
所有人都做好了五公主随時夭折的心理準備,結果皇後突然興師動衆要辦周歲宴,後宮衆人關起門來都私下嘀咕:這五公主莫不是養住了?
于是,周歲宴上,大家都對小壽星有些好奇。等到宴席開場,玉妃首先試探着問能不能看看公主,皇後也很爽快,一口答應下來,命嬷嬷們将公主抱了出來。
“安康好像胖了很多?”
安康是五公主的名字。
見到被宮人抱出來的小公主,昌平帝也有些驚訝,主動伸手把孩子接過來,抱進懷裡細看,又輕輕掂了掂,“看起來,身體是大好了?”
婉月坐在下方,聞言向着皇帝懷裡看去,隻見他懷裡坐着的剛滿周歲的小公主,穿着一件大紅的襖子,頭上紮了兩個金色的揪揪,眼睛大大的,看着和皇後眉眼極像,皮膚白嫩,瘦瘦小小的一隻,看不出皇帝口中的“胖了許多”。
“确實好了很多。”皇後笑容滿面,眼神一直追随在小女兒身上,“太醫說可以出來見見人了。孩子慢慢大了,身體也會跟着強健,逐漸好轉。等到了成年,也就和常人無異了。”
“好、好,好。”聽到這個消息,皇帝更加高興,抱着小女兒不撒手,一疊聲地喚她“安康”。
“朕的小安康,這個名字還真沒取錯。父皇多叫幾聲,你要安安康康地長大……”
婉月吃了口菜,安靜看着這一幕,謹妃坐在她身邊,有些擔心地看她一眼,注意到母妃的視線,婉月轉頭沖她笑,又給她夾了一筷子菜。
”母妃,這個好吃!“
看着吃得沒心沒肺的女兒,謹妃有些無奈,順了順女兒的小辮子,低頭将這一口菜吃了。
婉月也繼續吃。她知道母妃在擔心什麼,無非就是五公主身體好了,既是嫡出又是最幼,擔心她會分走皇帝對自己的寵愛。
但婉月倒是覺得無所謂,五妹妹還是一個話都不會說的小嬰兒呢,即使皇帝再喜歡又能怎麼寵?哪能比得過會跑會跳,能撒嬌賣萌的孩子。隻要這幾年,将皇帝對她的寵愛穩固下來,等到五妹妹長大,她們也就不在一個賽道上了。
過完周歲宴,緊接着又是過年。
今年風調雨順,政事平穩,後宮子嗣雖無所出,但有四公主天資不凡、五公主身體好轉兩個好消息,昌平帝十分高興,又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除夕夜宴,宮裡人手一份新年賞賜。
春節期間,成年人忙忙碌碌,孩子們玩得開開心心。婉月也放下學業,趁着過年給自己好好放了一個假,每天一覺睡到自然醒,吃完飯就出門去找和甯玩,兩個小姑娘在皇宮到處瘋跑,歡笑嬉鬧,享受着快樂的童年。
趁着這個機會,婉月還拉着和甯去毓秀宮看了二姐。先去正殿給玉妃拜了個年,每人得了一份壓歲錢,再高高興興去偏殿找姐姐。
二公主果然性子内向安靜,見到妹妹們很是高興,拉着她們在榻上坐下,又不知該聊什麼,隻笑着聽她們說,用一雙溫柔的杏眼看着兩個妹妹,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坐了一會兒,和甯婉月就找不到話題了,尴尬地對視一眼,一起起身告辭。
二公主似乎有些不舍,但也沒多說,安靜地起身送她們出去。
“是不是?我就說和二姐姐玩不到一起。”
走出毓秀宮,和甯回頭看看就開始唉聲歎氣,“順貴人也太拘着二姐了,每天坐在屋裡有什麼樂趣,我要是整天在房裡不出來,人能悶傻了。”
婉月隻聽着,并沒有對此發表意見。
和甯過得順遂,沒有體會過其他人的皇宮生活,自然不明白别人的苦處。位份低微,像透明人一樣的順貴人,每日仰人鼻息的活着,能将公主平安養大已是不易,哪有多餘的心力考慮坐在房裡悶不悶呢?
和甯能出門到處玩耍,是因為她自身受寵,别人不敢得罪她,芳嫔也有底氣護住自己的孩子,而誰會将順貴人和二公主放在眼裡呢?
她隻能把孩子關在房裡,養在眼皮底下,坐在身邊牢牢守着,就怕一眼沒看住,她的孩子就再也回不來了。
……
過完正月十五,吃完一碗甜甜的元宵,天氣便一日日的暖和起來。
一場春雨過後,禦花園角落裡的積雪徹底消失,宮人們将冬日的常青綠植換下,擺出一盆盆枝葉嫩嫩的花木。
這一天又是文華殿上課的日子,婉月早早起床吃着早膳,就見文華殿的宮人匆匆趕來傳話,讓公主先别急着出門,換上一身民間服飾,卯時三刻到文華殿門口集合。
啊?
拿着最後一口包子,婉月頭頂緩緩冒出一個疑惑的問号。
什麼情況,她們能出宮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