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其他貼身婢女見到蕭翎出了院門忙将暖香拉到一邊問怎麼做到比平時早把世子叫醒的。
暖香隻說世子自個起來的自己什麼都沒做,其他婢女自然是不信的一個勁的追問。
另一邊,蕭翎已登上了馬車,馬夫從蕭翎還沒出生就在王府禦馬,這些年來還沒見着蕭翎這麼積極地去讀書,還疑惑世子今日為何這麼早就走,既然還有些時間為何不在府上用完早飯?但蕭翎上車後一個勁地催促他快些,馬夫見狀隻好壓下疑惑專心地駕起馬來。
其實蕭翎今日這麼早起來不完全因為那個噩夢,昨天他和右丞相家的小兒子高宿鬧了些矛盾,對方罵他不學無術天天遲到,聖賢書讀不進去,吃喝玩樂倒是樣樣精通,有個皇親國戚的爹又怎樣?自己還不是個敗家纨绔?兩人于是打賭誰來得早。于是就出現剛才那一幕。
當然蕭翎回家後誰也沒告訴,畢竟是一時沖動的賭約現在想想打這個賭也挺幼稚的,實在是說不出口啊……
怕是尋常五歲稚子才會打這樣的賭罷?但是又不能放棄,不然也太掉價了……
粼粼車聲遠去,卷起一地塵埃。
***
陳王蕭缙是當今聖上蕭緘一母同胞的兄弟,特許的留京番王,他兒子蕭翎也就是當今太後的親孫子。
蕭缙在他親娘眼裡是個不學無術的,但上頭好在有個嫡親哥哥不用繼承大統又不像其他那些庶出兄弟野心勃勃到盯着皇位,也就由他去了。
猶記得滿月宴當天在一衆宮妃皇戚的目光中,蕭缙在一堆筆墨紙硯幹戈玉石中一眼瞧見了個瑪瑙鎏金多寶胭脂盒子,拿在小手中玩得不亦樂乎。太後她老人家到現在都沒想清楚這胭脂盒子是從哪冒出來的,她當時就覺着不妙,這孩子日後怕是要膩在女人堆裡了。
當時的聖上,也就是已故的先皇沉迷求仙問道,尤信占蔔卦象。當時就皺起眉頭,說此子日後怕是得膩在脂粉堆裡了。
于是在蕭缙小時候他母後就嚴加管控,身邊的宮女長得是是一個比一個寒碜,在這個選宮女要求五官周正家世清白的宮中,蕭缙怎麼也想不通這些宮女是那來的,也難為他母後煞費苦心不知從那個犄角旮旯裡找出來的。
不僅如此,他母後還隔山岔五的給他講些坊間故事,内容大概是些進京趕考的富家公子被青樓女子騙掉金銀細軟露宿街頭,破廟裡狐狸精蠱惑書生吸取其精氣,刨其肝膽……那内容叫一個好不凄慘。
于是年幼的蕭缙對女子産生了莫大的恐懼,就連平日看見他的那些姐姐妹妹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被吃了。
可日防夜防終究還是沒防住,蕭缙稍微長大了些跟着哥哥蕭緘偷偷出宮。兩人倒是沒做什麼與未出閣小姐私相授受、與青樓女子不清不楚的事來,隻是去了梨園聽了出戲。
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壞就壞在蕭缙一下子就被迷上了,那出戲是個悲劇結尾,相愛的兩人最終陰陽兩隔,此生不複見,蕭缙當時就哭的一塌糊塗,回宮後茶不思飯不想的,坐在書案前苦思良久最終提筆續寫了主人公來世再續前緣的結局。那寫得叫一個九曲回腸,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蕭缙平日裡讀書不努力,聖賢書沒讀出個所以然來,沒想到竟是個寫話本的奇才。
後來蕭缙又跟着蕭緘偷溜出宮,那話本偶然被書坊老闆看到後,老闆感慨于故事内容精彩,極力請求出書。不久此書便火遍大江南北,後來更是被演成了戲曲。
之後蕭缙就迷上了寫話本,還會時不時偷偷溜出宮聽戲,他還結識了個同樣愛聽戲的小官員的女兒,倆人一來二往暗生情愫,他母後發現的時候倆人已是互許終身,非卿不可了。皇後揉眉又暗自慶幸還好不是膩在女人堆裡。那官家小姐雖說門第不是太高,父親官從七品,但好歹算是個小家碧玉,且她的父親為官清白,剛正忠厚,仕途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皇後最終歎歎氣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而此時蕭緘還沒娶妻……本來他是定了親的,是太傅的女兒,為人賢良淑德、蕙質蘭心。可就在前幾月發了高燒幾度暈厥後突然哭着吵着要去修道。悔太子的親可是要殺頭的罪,本來她家裡人是嘗試勸導阻止的,但實在無果,又舍不得女兒,便隻能像蕭緘請罪。蕭緘也知強扭的瓜不甜,加上太傅對自己有恩,便讓她假死脫身。
當時蕭缙還開玩笑說這姑娘怕不是瞧上了哪個俊俏道士?
蕭緘帶蕭缙出宮反倒成就了他的姻緣……
蕭缙歡天喜地地成了親,搬出了皇宮,進了自己的王府。成親沒過一年陳王妃肚子裡就有了動靜。當時還是皇後的太後對于這個還不知性别的孩子那是費勁了心思。
每天變着心思吩咐禦膳房熬補湯送去,更是直接派幾個禦醫守着,生怕出個三長兩短,便是自己生頭胎時都沒這麼緊張過。當時蕭緘也常常打趣說母後還當四弟是個孩子呢。
就這樣在千般呵護,萬般小心中,蕭翎出生了。
陳王妃生産時,正值深秋,院中的落葉怎麼也掃不淨,涼風吹過稀稀落落地落了滿地,蕭缙在産房外着急的踱步等待,不時還踢動幾片落葉。恰在此時一片絢麗的紅色羽毛落在了蕭缙頭上,他剛想擡頭看,随後便聽到嬰孩微弱的啼哭聲從房中傳出。皇後在宮中聽聞此事啧啧稱奇,便賜名“翎”。
又過了幾年,皇帝駕崩,皇後也就成了太後,太子蕭緘也順理成章成了新皇。又過了幾年,他陸續地将一幹弟弟們都派出京城了,唯獨留下了蕭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