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像一幅畫卷,其中星星點點,閃爍着微弱的光芒。
神秘而寬闊,讓人感到宇宙的無限和神秘。
每一顆星星都像是一個故事,一個秘密,等待着人們去揭示和探索。
夜深了,樹影搖曳。
隻有一個婦人和一個小少年還坐在自家院子裡。
她們靠着桂花樹,仰望天空。
她們的眼睛凝視着繁星點點的夜空,感受着夜風的輕輕拂面,聆聽着夜晚的聲音。
李大嬸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充滿了溫暖和智慧。
她的女兒是一個年輕的小少年,朝氣蓬勃還有無限的好奇心。
“娘,你看那顆星星好亮啊!”女兒指着天空中一顆閃爍的星星,興奮地說道。
李三娘擡起頭,看向那顆星星,微笑着說:“那是北鬥七星。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星星也有名字嗎?看起來好像舀飯的那個勺子!”
一身黑衣的少年眼中閃爍着光芒,她問道:“那我們可以到天上去嗎?”
李三娘點了點頭,緩緩地說:“我幼時聽我娘說,仙人才能上天,我娘還親眼見過一個女劍仙,你那塊玉呀!就是仙人送給我娘的,我又送給你的。”
聽着母親的講述,李幺妹感到無比的神奇和美妙。
她看着天空中的星星,仿佛看到了那些傳說中的故事在眼前上演。
她舉着一塊深綠的玉佩,在月色裡,她看到一些隐隐約約的光輝流轉。她連忙叫母親也看。
“娘!玉發光了!”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夜色也越來越深。李大嬸摸了摸女兒的後背,輕聲說:“幺女,天色不早了,我們該睡了。”
“明天還要幹活呢…”
女孩兒依依不舍地站起來,轉身向黑洞洞的屋裡走去。然而,在離開之前,她轉頭看了看那顆明亮的星星,心中默默許下了一個願望。
這個夜晚李幺妹的記憶很深刻,這是她的母親,第一次牽着她的手,帶她看星星。
月光穿過土牆的窗,照在少年人圓圓的臉頰上,她靜靜地躺在簡陋的茅草屋裡,她睜大着雙眼,望着茅草和爛泥糊成的黑屋頂。
身上的舊棉被已經呈深污色,看不出原來的本來顔色,還若有若無的散發着淡淡的黴味。
幺妹生在一個貧困的村裡,從小就學會了勤勞和節儉,一家人生活極為艱苦。
以前她幼年時期,她會在讀書的空閑,幫助母親、父親——種地,做飯,料理家務、照顧年幼的妹妹弟弟們。
姐姐去了外地經商,杳無音信。
母親還會經常抽背學過的知識,她也會偶爾抽出時間去村裡的夫子窗外偷偷學習各種知識。
更不可思議的是,張夫子她居然也從來不趕她走。
到最近甚至還會偶爾給自己一些别人用過的紙張,舊了的筆杆子,并且叮囑她記得讓李三娘也多練字。
夫子真是個好人,也沒有提多收束脩。李三娘就親自去送了自家的腌菜,隔三差五就去給夫子送飯。
在村裡,李幺妹有很多朋友。最喜歡和村裡的女孩們在一起談天說地、說笑。
大姐姐們都很喜歡她,因為她心地善良、待人真誠。
更重要的是,她會教她們讀書寫字,那些姐姐們也總是給她帶好吃的,好玩的,在她們的陪伴下,寒來暑往已經好幾個年頭…
有的姐姐們已經嫁人了,她再也沒有遇到過她們。
姐姐們越來越不愛說話了,笑容也沒有了。
書也不願意學了,漸漸的,河邊的樹蔭下隻有自己一個人。
有一天,父親也突然病逝了。自己連他最後一面都沒見到,家裡失去了一個壯勞力,弟弟妹妹也失蹤了,一場一場厄運。
她有時候都會把村裡人罵的那句“天煞孤星”單獨咀嚼思考。
這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她解不開。
為了維持生計,她經常回家幫助母親共同料理家務。從此以後,書也沒以前那麼有時間研讀了,她的世界變得黯淡無光,生活也變得單調而乏味。
不僅是夫子對自己失望,她自己也察覺到了退步。
于是就經常挑燈夜讀,見縫插針的學習。
那個跟着夫子鞠躬作揖,偷學知識的少年,似乎遠去了。
她閉上眼,不去看在離床半丈遠的地方,黃泥糊成的土牆。
這堵黃泥牆是窮人生活的見證者,它默默地負擔着這個家庭的一切。從它的裂紋中,可以窺見這個家庭的生活百态。
桌子前曾經有娘和父親的,還有姐姐,妹妹弟弟們,雖然會吵架,但是一旦失去了,這些聲音就好像與黃泥牆長在一起了,時不時就能回憶起來。
女孩豎起耳朵,她發現母親好像睡在外面的屋裡。
不知何時,她迷迷瞪瞪就睡着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夜晚的沉寂被打破,天色漸漸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