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周正一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張卓的臉上還帶着禮節性的笑容,但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周正一的臉上一點回應他的表情都沒有,相反目光還有些銳利,一坐下就直直地盯着他,嘴唇輕抿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小周這是怎麼了?”張卓覺得有些奇怪地問。
“我們在向夏敏和李晴了解情況的時候得知了一些事情,想請張總進一步解釋一下。”周正一說着,翻開了手上的材料,紙頭微微上揚,并不給張卓看到上面寫了些什麼。
“哦,你說。”張卓答道。
“有兩家公司,一家叫做聚菁,一家叫做新未來,在近兩年成了豐州廠最大的兩家招聘供應商,是不是有這麼回事呢?”周正一問。
張卓聽了眼光就是一動。這個話題顯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老練如他,表情卻沒有什麼變化,隻是淡淡笑道:“這些具體業務其實都是夏敏帶着團隊在做,我倒沒具體關注過,聽名字好像有點印象的,是不是最大就不太清楚了。”
周正一聽他這麼說,立刻領會到了這家夥的用意。看來這是想把事情推到部下身上的意思啊!假如這個時候把違規的事情提出來,估計張卓立刻會表示都是夏敏他們私下裡操作的,他完全不知情吧。
“那不知道貴部門對于選擇招聘的供應商是怎麼管理的呢?”周正一話鋒一轉,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呵呵,這個我剛和小方說了半天了。”張卓看了看方孝棟說,“簡單說就是先合作幾次,如果覺得不錯就向集團申請供應商入庫,簽長期合作協議,後續找他們就會比較多了。”
“那什麼樣的供應商能入庫,選擇标準是怎麼定的呢?”周正一問。
“集團定的。”張卓說,“比如說成立時間啊、注冊資金、資質這些基本條件,都是按集團的要求來。”
“最終由誰審批呢?”
“集團采購部。”
果然……周正一心想。
這個問題不用繼續追問下去,他也知道張卓後面會說什麼。假如選擇供應商的标準是豐州廠自定,張卓作為主管人力資源的一部之長當然要負上責任。但現在的情況是,供應商選擇标準是總部定的,他隻是照章執行而已,想認定他有能力影響決策結果是比較難的。
雖然隻是三五個回合的問答,周正一已經有了一些不祥的預感。面前這個張卓,顯然不是夏敏或李晴那個水平的對手,想一舉拿下他,恐怕是件不容易的事!
“從公開資料來看,這兩家供應商似乎除了給瀚宇豐州廠提供服務之外,也沒什麼其他業務了。”周正一翻着手上的資料。
張卓了一笑道:“是嘛,那也正常,我們工廠人員流動性大,就招聘這塊業務,養活一家小公司也是綽綽有餘的。”
“那張經理和這兩家公司的業務人員打過交道嗎?”周正一問。
“那倒沒有。”張卓回答得很利落,“你也知道我們公司的規模,事情是很多的,我管不到這麼細緻。”
“但是據夏敏和李晴說,定這兩家供應商是得到你的首肯的。”周正一突然這樣說。
“那也很正常啊,他們都是老員工了,我作為管理者首先是相信他們專業度的,她們既然說這兩家好,而且合作也沒出現過問題,我好像沒有理由不批吧?”張卓理所當然似地說。
說到這兒的時候,周正一和方孝棟已經徹底明白為什麼張卓要把這兩家殼公司分别挂在夏敏和李晴名下,而不是用他自己或家人的名義持有了。這個人恐怕在一開始打算操作這事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留出了後路,打算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一推六二五!
“的确,”周正一不動聲色地繼續說,“和她們聊下來,也能感覺到在這塊業務上她們是十分專業的。張總和她們之間建立了這麼強的信任關系,不知道除了工作之餘,是否還有其他的來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