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星級男人通鑒 > 第126章 一個領導幹部的修養

第126章 一個領導幹部的修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剛強在座位裡轉身,乍見那位“央視三台最年輕的主持人”沈小婉時,第一反應是——的确像個主持人。倒不是說主持人都得長一模一樣,但領導和觀衆們對她們的容貌和裝扮有各種成文的、不成文的要求。尤其是央視這種主導全國文娛走向的大台,主持人的儀容長相是有嚴格框架的。

發型就不用說了,一律中短發。不能留個短平酷的軍裝頭,也不能像瓊瑤女主那樣長發及腰,齊刷刷留海的娃娃頭當然是不允許的,鋼絲或大波浪也不像樣子嘛。而且主持的節目内容越嚴肅,發型就越老氣。你在三台,可以像沈小婉那樣理出層次和藝術。去一台,就得是圓潤成熟的師□□。

至于五官,首要标準是端莊大方。注意,這裡端莊的定義比較窄,其反面也并非“歪鼻子斜眼兒”。比如丈母娘是剛強在生活中見過的最美麗的女人,去電視劇中客串個中年陳圓圓、李師師啥的沒問題,但做不了主持人。這并不是說邵母就不端莊。

作為女主持人,不能颠倒衆生,讓男觀衆們一見之下就想入非非而忽視了節目的内容。不能幽怨,天生一副紅顔薄命始亂終棄相,還想讓大家相信“當前形勢一片大好”?日韓明星網紅臉,通通不行。不能上不了台面,但過于正統,以至于讓人懷疑電視上為你播報新聞的女人她自己就是名女科學家、企業家、女軍官,似乎也不合适吧?總之桃花、玫瑰、郁金香都不行,就得是朵牡丹。

在這一切之外,還有條也很關鍵,那就是低辨識度,這跟藝人明星們是反着的。最容易走紅的明星不見得要多帥多漂亮,但最好能讓人過目不忘,化成灰都認得他。是哪種花無所謂,隻要能在花叢中被人一眼注意到。

而主持人呢,不是說無論她出鏡多少次你都叫不上名,說的是其“可替換性”。忌諱有過于鮮明出格的特色。能幾十年固定做同一個節目的都是地位極高的大咖,多數主持人的工作要根據台裡的需要随時變動。

“诶,今天好像換人了?”觀衆們頂多奇怪一下,不會太過失落,因為替換她的人似乎在各方面也都差不多。很少人會因為主持人換了就氣得不看節目,可電視劇裡的女主若是中途換人,大部分觀衆不得棄劇麼?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沈小婉若是被替換了,觀衆可能會多加一句——原先那位笑起來有對迷人的酒窩。

言歸正傳,沈小婉與剛強互通姓名和工作單位。沈随後在他桌對面坐下。

“能問你幾個問題嗎?我們在‘黨旗下的高校’這個節目中會即興采訪一些偶遇的黨校學員。不必緊張,請随意回答就好。說錯了沒關系,會有後期剪輯,也不是每個人的采訪都在電視上播出。”

“當然可以,請問吧,”剛強合上面前的筆記本電腦和書。

随沈小婉同來的兩個穿工作裝的瘦年輕人,一人負責攝像,另一人支起便攜式照明燈。剛強打小就不怯場,做基層領導的這三年對媒體采訪更是駕輕就熟。經驗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談話内容上,對收到的問題抱有真誠的興趣,将攝像頭與觀衆都屏蔽到視野之外。

随行人員中不尋常的是位身材壯碩的男人,四五十歲,身上的藍西裝緊繃着,坐在沈小婉身邊旁聽。男人戴着眼鏡,鼻翼兩側的法令紋呈下弧狀,扣在嘴上形成一隻金鐘罩,自進門後便沒開過口。剛強曾聽過一種說法,真正的智囊,嘴都是很嚴實的,你絕無可能在酒宴上見到他們誇誇其談。

“許縣長,”沈小婉将穿着長筒絲襪的右腿在米色的西服裙下搭到左腿上,“請先簡單介紹一下個人經曆。”

“我03年于中山大學藥學專業畢業。先在廣州建設局工作,第二年被調去陸豐市。半年後在佛山高新區管委會短暫地幹過一個月,之後一直在和平縣任職。”

沈小婉點頭,“參加工作才四年,經曆挺豐富的嘛。不過大多數公務員升到與縣長齊平的正處級要35歲,也算值了。”

嗯,剛強在心裡苦笑,可别問我這些經曆是怎麼産生的。去廣州建設局是因為認識吳廳長。被調去陸豐是為了維護吳廳長的公子而跟殷廳長的公子打架。被調回佛山是因為殷廳長要剛強以男友的身份來照顧他的私生女。而被流放到和平縣,則是因為搶了官二代闵康的老婆。

說起闵康,上周一邵艾榮獲“珠海市新世紀優秀企業家”金獎,剛強特意趕去珠海參加領獎儀式。頒獎人是闵康。

當那家夥親手将獎狀和一隻雕刻成珠海漁女的金色紀念像交到邵艾手中時,坐在台下前排的剛強認為他不可能弄錯——已是有婦之夫的闵康對邵艾還有感情。那份關注的眼神中藏着拉扯不斷的牽挂,不得不保持的距離透着畢生的遺憾。這讓剛強這個橫刀奪愛的成功者心裡總有一根放不松的弦。

他雖是邵艾的丈夫,卻不是“一丈之内的夫”,大部分時候與她的距離還不如那家夥近。

******

“今天是周六,”沈小婉擡起纖纖玉手指了一下剛強的書本,“周六晚還在學習。能告訴我們大家,是在鑽研什麼課題麼?”

“是篇大作業,老師讓寫一個珠江三角洲産業與地區發展的分析報告。”

“哦,能分享一下心得嗎?”

剛強能感覺得到來自西裝男人注意力的聚焦,也能預測如果這個問題他答不出個所以然,那接下來的采訪很快就會結束了。

“目前存在着這麼幾個問題。珠三角地區在八十年代初期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作坊式小企業,比如玩具和食品。輕工業是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發展的,其推動力是香港那邊的電子市場,我們的企業以‘來料加工’為主。九十年代至今,雖然‘進料加工’的比重在不斷增長,大部分核心技術還是由外資方掌控。”

“能稍微解釋一下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區别麼?”沈小婉問。

“前者是說原材料或半成品由境外企業提供,我們按照要求加工組裝。後者是指我們要自己花錢進口原材料,做成後再外銷出口。由于上述的曆史原因,目前絕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珠三角最大的十幾家工業企業加在一起,還不如上海寶鋼一家的銷售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