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梅娘錢玉娟見趙永梅沒把秦穹請來,說她:“你這閨女,平時不是可能耐,怎麼讓人家秦知青來家裡吃頓飯都請不來。”
“他不想麻煩您嘛,所以就沒來,我也不能把他綁來吧。”
“這新來的秦知青人可真好,就是太實誠了。算了,這次不來,那就等過年,到時候家裡包了餃子,做了肉,永梅你去請秦知青還有你那幾個朋友來家裡吃一頓。”
“好,不過娘,難道滿倉叔已經透過口風,曹華秦穹這些知青們今年不能回家過年?”
錢玉娟點點頭:“是,昨兒個你滿倉叔把你爹喊去對今年的帳,随口和他說,咱們大隊今年過年探親的名額還是隻有十來個,但是咱們大隊裡知青前前後後這麼多年加起來,有三十來個呢。而且去年知青裡結婚的就有五個,人家結婚成家,不能連過年探親都不讓吧。所以最後就定下今年新來的知青還有去年前年請過探親假的知青,今年過年都不能回了。”
趙永梅一聽都忍不住替朋友們難過了起來:“娘,曹華他們過年都不能回家,這也太慘了吧?曹華去年就沒輪上她回,今年再輪不上,她得氣哭。娘,你不知道她多想她爸媽,想她哥哥嫂嫂,姐姐姐夫,想她小妹和侄子。而且她家裡人肯定也很想念她。”
錢玉娟為人母親,想想隻比自家三閨女大兩歲的曹華,也有些傷感:“是啊,你說曹華他們這些知青,當初下鄉的時候年齡大的也才高中畢業,年齡小的更是才念完初中。你說家裡得多擔心,多惦記。中秋時候農忙,也不好請假。家裡就盼着插隊的孩子能過年回家,團聚團聚。”
說着她歎了口氣:“唉,你們兄弟姐妹幾個,别說你和你弟弟了,就是你大哥大姐明年都要結婚了,我也還不放心呢。你說曹華他們這些知青家裡能放心的下他們?所以呀,你到時候要記得請他們來家裡,你平時和他們關系好,過年了也該多照顧照顧。”
趙永梅聽了這個壞消息,怏怏的說:“好,我到時候一定請他們來家裡。唉,可是和來咱們家相比,他們還是更願意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過年吧。”
錢玉娟又推推趙永梅:“永梅,你滿倉叔把這話透給你爸,就是想着你和知青們關系好,你先和他們提一提,免得臨近過年,他們知道今年回不了家,心裡不痛快。”
趙永梅拒絕:“滿倉叔也知道曹華他們過年回不了家會心裡不痛快啊!哼,這麼一個壞消息,要說滿倉叔自己去說,我才不去呢。”
“永梅,你這種事兒也不是你滿倉叔一個大隊長能決定的,公社這麼定,他也隻能照辦。不然按你滿倉叔的性格,就是知青們過年全部都回家探親,又有什麼不行的呢?事情已經是這樣了,所以你滿倉叔才想着讓你提前和知青們漏個底,免得到時候鬧起來,對知青們不好,對你滿倉叔也不好。”
錢玉娟又小聲和趙永梅說:“不過你滿倉叔的為人你也是知道的,他說了,過年回不去的知青們,可以等正月結束了,他們再回家。前後分兩批,日子他們自己選,探親假總共十天,在二月底之前回來就行。”
趙永梅眼睛一下亮了:“真的啊娘?”
“當然是真的,過年期間知青們回家探親的事兒你滿倉叔做不了主,但過了年,出了正月了,上面總管不着了吧。”
趙永梅高興了,又問了一句:“娘,那今年新來的知青,像秦知青他們,也能年後回?”
錢玉娟搖搖頭:“秦知青他們那就不行了,畢竟他們剛來,再有兩個月就過年了。以前的知青們也沒有才下鄉插隊沒多久就回城探親,所以他們若是想請探親假,要麼明年趁着農閑請幾天,要麼就等明年過年。”
趙永梅替秦穹和新來的幾個知青有些可惜,不過知青們下鄉插隊,很多人第一年都是在大隊過的。
趙永梅又問錢玉娟:“對了娘,既然滿倉叔讓知青們回去探親,那您有沒有什麼咱們這邊沒有的,我讓曹華他們給我捎過來。”
錢玉娟想了想,說:“家裡也沒什麼特别缺的,就是明年你大哥娶媳婦,你大姐出嫁。我就想着給你大姐還有你未來大嫂一人做一件衣服。我想買匹花樣好看點的布,像是“雀登梅”“鴛鴦戲蓮”這些的。如果買不到,你讓他們自己看着買也行,你們年輕人,知道什麼樣式的好看。”
“好,李敏是滬市來的,他們那裡的布時興又好看,我把這件事托付給她吧。”
說完,趙永梅又問:“娘,我未來的大姐夫過年是不是也要回來啊?”
趙永梅未來的大姐夫是當兵的,還是在海軍,一年難得能回來一次。
“之前他是寫信回來,說盡量過年回來,他想和你姐結婚,除了和部隊打報告,還得提前回來開一些證明。”
趙永梅說:“那我到時候可是要好好看看他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