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體重80.05kg.比昨天降了1.8斤。
早5:00鬧鈴起床,收拾好了開始早朗讀,到6:15出門小跑到學校,6:27分,查早讀,又扣了幾個班的分,去吃早飯,和路遇的同事打招呼,早飯适量,沒吃撐,回辦公室途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現在養貓的花費如果花在大外甥身上會如何。現在兩隻貓每月花費300元,如果同意之前大外甥要求的讀一首詩一塊錢,豈不是能讀300首詩?一本《詩經》都讀完了。而且培養一個孩子比養貓回報大多了,然而,這是不一樣的,不能這麼比,再說花錢雇人學習真不是我想要的,而且我現在已不是那麼看重古詩文對人的重要性了,也許,這就是學習英語帶來的轉變。
在操場上邊走邊聽voa常速,又想通了,千萬不能花錢雇他學習,我這樣做了,他的父母以後就難辦了,老師以後也難辦了。再說,以前的我重視古詩文,但在讀古詩文時體會不到學英語時的那種成就感,真的,學英語時,每讀完一篇文章,記住一個單詞,聽寫對一句話,抄寫完一頁原著,都會有自我認同的滿足感,而古詩文沒有這種感覺,這段時間魯迅有段話經常在我腦中徘徊:“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來,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時,印度除外,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多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竟不,看中國書,要多看外國書,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隻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不了什麼大不了的事”。以前不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說,現在總算用自己的行動理解了,并用實踐證明了其正确性。我的抑郁情緒有很大部分來源于大量時間去看中國的垃圾小說,“沉靜”一詞太準确了,三十多年的人生,就這麼在中國書裡沉湎僵化了。
查集體備課,查完後找c主任簽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的名,是另一位老師想到的,建立全校教職工通訊錄,每學期更新一次。主任說有人反映我的問題,說在檔案方面有點亂,的确,經常處在郁期的我連自己怎麼活都整不明白,還顧得上認真工作所以這樣的我也隻能從一線教學崗退下來了,要是二線這兒也勝任不了,那可真成大笑話了。
要及時收集檔案資料,目前有教學常規,就是作業等級,還有教學質量分析,就是均分排名,還有工作量,周工作量,以及課程表,計劃總結,學情分析表,教師信息表等。
和一位副主任商量了一下,查作業時間定為集體備課時,這樣學生不誤寫作業,也方便老師。
中午回家,家裡現在亂糟糟的,慢慢收拾吧。盡量讓自己不後悔養貓。
讀了一中午英語文章,明顯肚子好餓。
下午跑到學校,依然隻吃一個雞蛋。
查完午講開始通知查作業。
現在知道中午不吃飯的好處了,真的不嗑睡了。
完成一篇《馬來西亞組織女性難民讀寫》,難民這一群體在我這個生長在和平中國的中國人來說,真的太遙遠,之前學到一篇,說非洲難民有100多萬人面臨饑餓的危險,而當地政府還在打仗争權奪利,這篇又說54歲的女性難民還在從abc開始學習英語,隻為了更加獨立,除了欽佩慚愧我還能說什麼呢,我這麼多年的人生經曆最缺乏的就是“獨立”了,不管是獨立意識還是獨立行動,總是依賴别人,缺乏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可想而知。學習英語正是一種獨立的手段,或者更準确地說,學習正是一種獨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