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我要到60歲再退休了。也就是說我的職業生涯還有20年。我該如何度過這20年呢?現在我依然是初級職稱。我也不想代課。所以我估計自己到退休也依然是初級職稱。在這個學校絕無僅有,可能在這個城市 ,在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吧。
我回想起自己當老師的那6年時間。簡直不堪回首。無論是當高中老師,還是當初中老師。我都不是一個正常的老師。更别提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了。就是因為我得的這種病。雙相障礙的人,是幹不了老師這一行的。影響的太廣太壞。當然也和我軟弱的自卑的個性有關。
真的寫小說最适合我了。不用和人交流。教書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要通過嘴巴把知識傳授給他們。對于笨口拙舌的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不僅是對于學生。對于其他人,我也有交流上的困難。動不動就自閉,這種病這種性格實在不适合當教書育人的老師。
我還記得自己在小學三年級或四年級的時候,班主任問,你們以後的理想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還記得當時我的班長還笑我。我不明白她為什麼笑我。可能是我的口氣有點太大了吧。我隻是想當一名老師而已。當時的我真的沒料到,當老師對我來說也是這麼困難。
方方面面都困難。
寫教案怎麼也寫不好。别的老師拿一本教案書,從頭抄到尾,然後上講台去講就能講得很好,很完整。我拿一本教案書,邊抄邊想,這句話這麼書面,怎麼轉化成口語講授給學生呢?如果我自己寫教案就好了。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差别對我來說太大了。怎麼把書上的知識轉化為口語,很明了的表達出來,對我來說就是個難題。當然根本原因還在于我對語文知識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形成。
我的語文知識還是零零碎碎松松散散的。
奇怪的是就是這樣的我,居然還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學英語上。
過去浪費了,十幾年時間也就算了。
從現在開始,我要重新把語文拿起來。我要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一個語文的體系。一個完整的體系。知識體系。
我還是适合學語文呀。語文是我的長處。英語是我的短處。我非要放棄自己的長處去學短處。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搞不懂自己在想什麼。日子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混過去了。
一個曾經優秀的人。在歲月的磨砺中變得平庸。現在的我隻想讓自己過得再好一點。物質上無所謂。精神上再好一點。
比起學了30年還學不通的英語,語文對我來說是天然的優勢。我太喜歡那些優美的詞句詩句了。這兩天抽空把之前從全宋詞上摘抄下來的4字詞語都分類了。太美了那些詞。第1個詞是人寰天上。一下子境界就出來了。我可以理解的。比學英語要理解的快,理解的好。真的不能再在英語上浪費時間了。以後我的大部分時間就用來學語文,寫小說。這才是真正的本我。原來我一直在尋找本我的路上。但是我迷失了這麼多年。直到40出頭的時候,才看到了我原來的樣子。漢語言文學畢業生。我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突然想到了蘇洵的故事。他年少時一直不喜讀書。到27歲才開始奮發。
有一天,蘇洵在書房裡整理他以前寫的書稿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因為連自己也感到不滿意,又怎能讓它們在世上流傳呢?于是他将這數百篇書稿統統抱出屋去,放在一個空地上,點上一把火,化為灰燼。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堅定從頭做起的決心。焚稿後,他如同放下一個沉重的包袱,更加輕松愉快地刻苦學習了。蘇洵有時在家閉門苦讀,有時奔走四方,求師訪友,一年到頭忙個不停,以緻後來他兩個兒子的學習要靠他妻子教導。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奮鬥,蘇洵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既精通《五經》和諸子百家學說,又同時對古今是非成敗的道理進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智,再寫起文章來,往往到了“下筆頃刻數幹言”的程度。他寫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論文,受到了家鄉學者的傾慕,他自己也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看來想寫出好的小說還給閱讀大量的小說呀。
當然我現在還是要多讀讀小說的。不管是名著還是網文。邊讀邊做做筆記。做一些摘抄。
千萬不能東風過馬耳。
以後空閑的時間會很多的。好好利用起來吧。不要再讓自己後悔了。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我後悔了。我隻要寫一本小說就行了。寫好之後就要反複的修改。就像曹雪芹寫紅樓夢一樣。不斷的修改。當然我的小說肯定成不了名著。但隻要是我自己寫出來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