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想起之前聽到過的一句話。生前何必多睡,死後必定長眠。睡夠每天需要的時間。7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就全力以赴的去生活,去工作去學習,去活動。不要把自己的寶貴的時間都用在睡覺上。這句話真的是,雖然是個大俗話,但是這是個真理。時間給我的真的不多了。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正在一點一點的減少。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還能做些什麼呢?就做自己能做的事吧。讓自己感覺在這個世界上活着還是有意義的事。那就是努力的,把所有的時間都運用起來,然後把自己的頭腦充實,充盈,充滿智慧。
九型人格裡說頭部是人的精神中心,心髒是人的情感中心。腹部是人的□□中心,本能中心。活動中心。這三個都是指人的智慧。人的本能智慧,情感智慧,精神智慧。前兩者,我可能做不太好。但是第三者我會努力的提升的。提升自己的精神智慧。
别人都在努力的賺錢,提高自己的物質方面的享受等級。而我卻在努力的壓制這種物質方面的欲望。相反去提升自己精神智慧,再一次說到了物質和精神。我想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第1次這麼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政治書上的說過的一條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古人也說倉廪實而知禮儀。吃穿不愁,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但是往往在人類曆史上這麼多年給後代留下無數精神遺産的人,恰恰是在溫飽線上掙紮的人。或者在戰亂中,生死線上掙紮的人。而往往這種情況下的作品流傳下來,其中蘊含的那種偉大的精神,是那些腦滿腸肥的,經濟基礎特别豐厚的人無法擁有并創作出來的。
物質能不能決定精神?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理論來說,物質确實能決定精神。我活了40多年,也一直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确的。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觀點。但當我一直追求物欲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空虛的時候,也就是現在這個階段,我開始懷疑這個理論了。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我們一直學的是唯物主義。但今天的我慢慢的向唯心主義發展了。我活着是因為我自己的心能感知到我的存在。我死了這個世界對我來說也就不存在了。事實上是這個世界還會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毀滅的一天到來。我覺得我是等不到那天了。也沒有必要去等。
我隻是覺得自己活着是為了讓自己這顆心不至于空落落的。要有點意義。有點趣味。我活着不是為了任何人。任何物。我隻是為了滿足自己活着的需要。
曾經有一段時間讀過佛經。專門在網上買了13經。也是每天朗讀。但是根本讀不出其中的意蘊來。我覺得我和佛是沒有什麼特别的緣分了。也曾經讀過聖經。還是沒有讀完。主要是覺得其中的故事實在是有些讓人接受不了。上帝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人類,人類卻還是信奉上帝。現在把朗讀的重點放在自己擁有的這些書上。不管什麼樣的書,都從頭到尾的讀一讀。内容是其次。關鍵還是朗讀出來。讓自己不至于那麼快的又陷入抑郁當中去。
不知道這次又能堅持多長時間。過一天是一天吧。今天過得還算可以。基本上所有的任務都完成了。每天這個時間盤點一下。
本周六日又有考試了。成人高考。又能賺400塊錢了。雖然我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但确實是精神上的滿足,還得以衣食無憂為基礎啊。讓這樣的考試多來一些吧。反正對于我來說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趕。考試任務越多,我業務越精熟。順順利利的就做完了,挺好。
這個世界太大,紛繁複雜。我隻是其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我的内心世界卻是無窮無盡的。我不想腦袋空空的離開這個世界。我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剛剛學了吸星大法,看到知識就想往腦袋裡裝。當然這些知識僅限于語文和英語。或者還有各種雜學。我的世界不斷的擴大,我的病痛可能就會慢慢的療愈恢複。不再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心難過痛苦了。沒必要完全沒必要。因為确實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留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我在40年前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能意識到這一點的話。可能我就不會浪費那麼多寶貴的時間了。
人到中年。四十不惑。從□□到精神。從物質到精神。從量變到質變。這是一個過程。我能感受到這種蛻變的過程。這樣我更不能輕易下筆寫小說了。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将賦予自己的小說人物以怎樣的形象和心理。但是我可以确定一點。我絕對不會讓我的主人公僅僅沉迷在物欲追求和感情追求上的。看了那麼多的小說網文,主人公最後富可敵國攀到高位,和自己相愛的人共結連理,生兒育女。可能這樣就完成了事業,愛情雙豐收。也是主人公成功的一種方式吧。
我在想,人究竟怎樣才算成功呢?物欲橫流的今天,有錢就是成功的一種标志。當然對于我個人來說,算是個失敗者了。而在另外一方面。精神方面。我竟然不僅是個失敗者,而且是個患者。真是太可笑了。也太可悲了。不過這些都是我以前的想法。今天我的想法有所不同。我覺得我需要改變。我也能夠改變。以毒攻毒。精神上的缺陷就用精神智慧來彌補。精神智慧就像是一貼良藥,貼在了我雙相障礙的傷口上。時時更新,讓我恢複健康。
我人生的後半輩子就為此而努力了。畢竟這一輩子已經有一半虛度過了。另一半,好好的把握吧。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不知道意外會在哪一天來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到老。唯有在活着的時候,努力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下班回家遛狗吃晚飯。
兩個雞蛋白,三個核桃,一袋兒豌豆糊糊。
今天晚上要洗澡了。
開始聽《雙城記》了。名著和快餐文化還是不一樣的。大片大片的細膩的描寫。對于講究快節奏的當今讀者來說,可能有些枯燥乏味。不過這也是名著的魅力所在。任何一個行業達到頂峰,成為頭部都是有其原因的。世界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就是因為他的陽春白雪和一般人寫的下裡巴人不一樣。
一部又一部的名著聽過來。仿佛精神世界在不斷地進行着洗禮。名著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變。情節在變,人物在變,環境在變。
人物的境遇,人物的心理,人物的成長都有變化。但每一步都變得合情合理,富有邏輯。仿佛是人物自身的命運造成的,而不是作者的筆造成的。作者的筆隻是把人物的所有遭遇如實記錄下來而已。
人物是活的,活生生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可能代表着你,代表着我,代表着他。是虛構的,也是真實的。這是現實主義作品的魅力所在。當我聽多了這樣的作品,就為自己滿腦子的胡思亂想,天馬行空,感到有些羞愧。完美主義者的我想把自己筆下的主人公受造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我甚至想給他好多好多的金手指。這樣子寫出來的人物,恐怕不用動什麼腦子就能橫行天下了吧。這不就寫成無腦爽文了嗎?所以最終還是棄了。現在的趨勢就是想寫現實主義小說了。然而往往現實最難描繪。比如畫人,畫你熟悉的人,總是畫不好。但是畫一個不存在的鬼怪之類的,随便畫好了。慢慢來吧。在工作之餘給自己找點樂趣,找點愛好也是非常不錯的。
又給狗子熱了狗飯。
今天一天過得還算可以。洗完澡再背誦點東西,今天就算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