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會時不時想起自己第1次發病時。那是2004年。我隻有22歲。大四。心情特别的壓抑。頭腦中一片灰暗。總是時不時就要哭泣。我讓爸爸帶我去醫院看一看。碰到的那個醫生姓王。是個中年女醫生。我哭着向她傾訴自己的感覺。說我自己,當時的心情。就像是被什麼包裹了起來。真實的我和表面的我完全隔離開來。因為馬上面臨就業。身為師範專業的我,居然講不了課。因為我的思維完全是斷斷續續不能貫通的。針對這個問題,王大夫建議我朗讀。當時的我真的沒有意識到,朗讀對于我這種病會有怎樣的好處。然後我在之後的十幾年當中,斷斷續續的也進行了一些朗讀。但是沒有長期堅持下來。尤其是到抑郁的時候。不想說話,不想動。朗讀自然而然就擱置起來了。但是這兩天我突然就意識到了朗讀的重要性。還有朗讀給我帶來的好處。當然一切都是從喜馬拉雅這個軟件開始的。這麼多年來隻是聽這個軟件。然後前兩天我突然就自己來讀了。讀出來,然後錄下來,用這個軟件播出來。聽到了自己的真切的聲音。心裡那種感覺非常的難以形容。朗讀明明就是克服,壓制抑郁的一劑良藥呀。而這種重要性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可想而知之前我錯過了多少次拯救自己的機會。
這兩天讀語文方面的書。今天又想到了英語。雖然我的英語學的不怎麼樣,發音也不标準,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在喜馬拉雅上朗讀英語的滋味。以前讀英語名著是抄寫。現在我覺得學語言還得說出來。所以我要朗讀英語名著了。每天讀一點。把自己買的幾十本英語名著都讀一遍。我覺得我的英語水平肯定也不一樣了。然後就是讀英語單詞。還有英語語法。讀的時候很開心。和那些音色優美的主播相比,我的表現并不突出。這兩三天也有了10個粉絲。不知道他們是沖着什麼來的,我當然還是很高興了。
我可以想象自己以後很難再陷入抑郁當中了。因為我有事兒幹了呀。那就是每天用喜馬拉雅錄制播放自己的朗讀内容。特别的有成就感。
在朗讀書籍的過程中學到了好多東西。比如語文書裡說朗讀第一階段是準确流利,第二階段就是有感情。我有點慚愧。說起來自己雖然是語文老師,但是我的普通話還是不太标準。大學裡考普通話證。是二級甲等。畢業以後教書,普通話水平就不怎麼樣。後來我用了一個辦法,每天專門朗讀。讀的時候碰到拿不準的字音,就去查字典标注。這樣讀了一段時間,很多字音就讀準了。當然朗讀還得多加練習啊。尤其是感情。我現在的朗讀基本上都沒什麼感情。不過我想這些是可以練出來的。起碼有一個詞叫熟能生巧。
朗讀對于我來說确實是一劑藥方。不管以前怎麼樣忽視,以後我絕對要重視起來了。我有好多想朗讀的東西呀。幾十本英文原著,就是一大任務。
突然之間就有了值得自己奮鬥終生的目标。那就是每天都要朗讀。
我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每次在命運跌落低谷的時候,總能給自己找到一線生機。讓自己好好活下去。今天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特别有感觸。史鐵生20多歲的時候就因病雙腿癱瘓。成了一個殘疾人。他有一個特别愛他的媽媽。在他因病緻殘以後,他的母親對他表現出來的那種隐忍的愛,很讓人感動。”好好兒活”就是母親給他和他的妹妹留下來的,最後的愛的遺言。
史鐵生身體上有殘疾。但他創作出了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他的靈魂非常的強大。相比之下,我的身體相對健康。靈魂卻被桎梏在病魔爪下。所以我現在給自己找到拯救自己的藥方。一個是朗讀,一個是寫作。這兩者每天都要進行。必須長期堅持。就像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喝碳酸锂,奧氮平一樣。心靈的藥方和化學藥方一樣重要。都能夠療治我的病痛。
我也在思考,為什麼這兩者對我的抑郁有良好的效果?應該是因為這兩種方式都是舒緩内心壓抑的方式。把自己表達出來。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活在這個世界當中。努力打破隔膜,打破束縛。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以前我沒有意識到,朗讀和寫作對我的意義。現在意識到了,以後我就會好好的運用這兩種方式來讓自己真正的從抑郁的泥潭中掙脫出來。
這兩天還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後每天早中晚都要在學校吃了。一是因為學校吃的花樣比較多。二是因為早晚都免費,中午才10塊錢。也就是說一個月隻花240塊錢的飯錢。但是如果中午吃好的話,一天也就吃好了。一天吃好的話,就不會花錢再去吃另外的東西了。很好的避免了暴飲暴食。
現在有一個難點就是寫教案。從我開始代課以來,6年我都沒有學會怎麼去寫教案。基本上都是抄教案書了。但是現在我想變一變。跟着教參去寫教案。自己寫。寫自己想教給學生的東西。或者再準确一些。想一想自己如果抽到相應的課題以後,會在講台上怎樣去講這篇課文。最好是寫出來的和說出來的是一緻的。可能有一點困難。不過我會慢慢琢磨的。當然,我想我自己也不太有可能再次登上講台了。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拯救自己。而不是用自己蹩腳的教學去折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