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桂花飄香,中秋佳節已至。
秦蓁還來不及琢磨自己的入學考試成績到底如何,就面臨了新的難題,她要入宮了。
秦铮前日休沐結束去上朝,回來後面就跟着個内侍,說宮中舉辦中秋佳宴,要一家子都去,尤其是秦蓁。
這還是她回京第一次參加宴會,有些激動。她之前就聽說皇宮金碧輝煌,是全天下最富貴的地方,如今她也能去見識見識了。
中秋這日一大早,秦蓁就穿上了郡主的翟衣,繡着五色鸾鳥,不得不說,的确是比王娘子當初做的重許多,也更加精緻。再戴上金色的禮冠,她隻覺得自己頭上又頂了一個頭,怎麼能這麼重?還好琴雲上妝沒有王娘子那般誇張,隻略傅了層薄粉,看着同衣冠和諧,不會像個女鬼。
秦蓁照例去正院請安,何汝君也穿着一身翟衣,發冠更加隆重,看得秦蓁有些擔心,阿娘身子嬌弱,要是頂不住可怎麼好?
秦墨堯早等在了院中,穿着一身青玉圓領袍,腰間系着黑色皮制腰帶,更顯得長身玉立。
今日中秋,不開朝會,秦铮穿着官服在旁等着何汝君梳妝,眼神一直粘在她身上,連兒女進來也隻給了個眼神。
秦蓁隻能說句沒眼看。
一家人坐了輛馬車進宮,到了朱雀門附近,馬車就不能再進,入内還要驗明正身。
秦蓁被何汝君牽着,走進那座宮城,何汝君怕她緊張,一直溫聲安撫。
秦蓁沒有多緊張,也并不覺得富麗堂皇,也沒有想象中的金光閃閃,隻有深深地宮牆。
這個時辰入宮的人很多,秦铮時不時就要停下同其他人寒暄。秦蓁也跟在後面沉默見禮,不知為何,所有人都會多看她一眼。
到了兩儀門,秦铮帶着秦墨堯要去拜見陛下,而作為命婦的何汝君同秦蓁,要先去拜見皇後。
皇後的寝宮叫做千秋殿,要等候通傳才能入内。
好在母女倆沒有等多久,就有内侍通傳說皇後召見。
何汝君一直牽着秦蓁的手,到了殿門口才放開。
入了大殿,何汝君在前,秦蓁跟在身側,一同行禮。
“妾身(安平)拜見皇後,皇後娘娘千歲。”
“平身,這位就是安平郡主?”
何汝君笑道:“正是小女。”
“上前幾步看看。”
秦蓁一直聽阿娘的話不曾擡頭,就聽到一道溫和卻帶着些威嚴的女聲喚她。
秦蓁乖巧地走上前了幾步,略微擡起頭。
就見皇後穿着深青色鞠衣,笑容和藹,莊重自持。
聽阿娘說,皇後是京兆韋氏女,十多歲就才名遠播,同陛下年少情深,一路扶持。
皇後點點頭:“果然是個好孩子,看着就聰穎大方。”
秦蓁嘴角帶着笑:“謝娘娘誇獎。”
旁邊淑妃笑道:“可見忠勇侯夫人有福氣,幾個兒女都不錯。”
淑妃是蘭陵蕭氏女,最得陛下寵愛,長得也最是好看。
陛下後宮妃子不算多,四妃隻有淑妃和德妃,德妃身子不好這種場合向來不參加。二品也隻有昭儀,昭容,修儀三人,出身都不俗。
皇後娘娘笑着賜座,同何汝君說了幾句家長話,又同秦蓁談起她的一些見聞。
衆多周知,秦蓁自出生起就因體弱被老道帶走了,如今平安回京,自是讓人好奇。
秦蓁依舊把梓州的兩日經曆說了些,她如今十分感謝老爹讓她跑了趟梓州。這些都是真的,見了陛下也是這樣說,算不得欺君吧?
皇後還要召見其他命婦,隻多說了兩句,賞下些東西,就讓何汝君母女退下了。
從千秋殿出來,又要去拜見太後。太後住在萬壽宮,立着千秋殿有小半個時辰的路。
太後是個慈祥的老婦人,如今已是七十八歲,依舊精神矍铄,眼睛清亮。
見了秦蓁也十分高興,賞了盒寶石,拉着秦蓁說了些話,問起了清平觀。
秦蓁有些詫異,很多人知道她跟着道士修行,但還是第一次有人知道清平觀,那個道觀看起來并不算大,也不知太後是怎麼知道的。
秦蓁依舊說了對着皇後的說辭。
太後聽了有些怔然。
不多時,她又跟何汝君說起些話,就神思倦怠的讓她們退下了。
母女倆走出萬壽宮,就聽到内侍們對着其他命婦道太後今日不再見客。
秦蓁有些墜墜,不會是她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了吧?
何汝君似是知道她所想,安慰道:“不用擔心。”
太後本就年事已高,精神不濟是常事。
秦家在後宮并無關系,何家倒有個遠親表姑,如今是三品婕妤,不在千秋殿内。既是何家女,何汝君自然要帶着秦蓁過去看看。
何婕妤住在蘭華宮,何汝君母女到時,裡面已經有人了。
等着内侍通傳進宮,秦蓁見裡面的人正是何老夫人和阿姊。
何婕妤是個帶着書卷氣的美人,眉目淡然如山水畫一般,秦蓁見了就心生好感。
見了禮,秦蓁還收到了枚玉墜和一對臂钏。
何婕妤笑道:“我一見郡主,就覺得這臂钏适合她,是西邊傳來的物件,郡主帶着玩玩。”
秦蓁高興地朝何婕妤道謝,那臂钏十分精巧,重點是她看出來了,裡面暗藏玄機。
沒想到來皇宮一趟,得了這麼多好東西。太後之後避客,不會想着少送些東西吧?
在蘭華宮裡用了午膳,何婕妤就讓何苡初帶着秦蓁去禦花園逛。秦蓁看出來她們是有話要說,于是乖巧跟着何苡初離開。
何苡初作為長姐來說是十分稱職的,帶着秦蓁逛園子,見到的所有人她都會介紹,禦花園裡的美景也悉心介紹。
逛着逛着,在景福台賞着花,秦蓁就困了,她往日裡這時候應當在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