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蓁換了身圓領衫袍,再來找孟小四他說他都安排好了,跟着走就行。
二人沒有坐車,騎了兩匹馬。
“這邊,秦老大,我問過門房了,阮娘子就是往這邊走的。”
秦蓁點頭,越走卻越奇怪,孟小四好像有目的地一樣,七拐八繞帶她到了一處街市,果真看到了阮紅玉的身影。
她正同一家客棧老闆說着什麼,老闆十分不耐煩。
“孟小四,你怎麼知道她在這?”
孟小四臉色一變,支吾着道:“我不是問了門房……”
“門房怎麼知道她在這?”
孟小四說不出來了。
秦蓁撇撇嘴,“問我爹的人了?”
老爹果然派人跟着表姑了,秦蓁往周圍看了看,不知有沒有人暗中跟着自己。
孟小四看秦蓁猜出來了,隻好坦白道:“侯爺說了,你的安危極其重要,有什麼事先去禀告。”
秦蓁回過頭,最大的眼睛不就跟在身邊?不過秦蓁也說不了什麼,畢竟老爹是好意,孟小四也根本反抗不了。
她轉頭就走。
孟小四連忙跟上,“秦老大,你不是過來看阮娘子的?怎麼就走了?”
秦蓁沒好氣道:“這麼多眼睛盯着,用得着我操心?”
孟小四讪笑兩下,“那咱們回去?”
秦蓁覺得回去也沒意思,練武練不了,看書看不下去。她望了望四周,想起個去處。
“不回去。”秦蓁拍了拍孟小四的肩,“老大帶你吃好吃的去。”
孟小四苦着臉:“啊!要不還是回府吧?”
上次趕在宵禁前回去就被同住的管事說了一通,還好他們不知道是去套麻袋打人了,不然他就完了。
秦蓁帶他去了楊記。
孟小四看着越來越狹窄的道路,懷疑秦蓁是不是想給他套麻袋?但轉念一想她打自己向來是光明正大的,隻好墜墜不安的跟着走。
楊記同秦蓁上次來差别很大,裡面人滿為患,熙熙攘攘的十分吵鬧。
“秦老大,你怎麼找到這地界的?人這麼多,想必味道是極好的。”孟小四喜不自勝,果然秦蓁沒有騙他。
秦蓁卻皺起了眉頭,“人這麼多,連位置都沒有。”
玉娘子已然看到了她們,忙迎上來招呼道:“客官您來了,不如到院子裡稍微等一會,我熬了甜茶,現在實在有些忙不開。”
秦蓁笑着道:“好,玉娘子今日生意可真好。”
玉娘子笑容滿面道:“這都是托沈郎君的福,客官稍等啊!”
玉娘子留下這一句就急匆匆走開了,秦蓁來到院子裡,擺了好幾張桌子,人也不少。
她找了張空桌子,現下還挺涼快的,在院子裡也頗有幾分意趣。
旁邊桌子上坐的是幾名書生,正談論着詩文,秦蓁聽了幾耳朵,說的是一位沈郎。
“秦老大,這沈郎君是什麼人啊?”
秦蓁突然覺得秦老大這個稱呼有些刺耳,睨了孟小四一眼,“我跟你一起來的,你問我,我問誰去?”
“就知道你靠不住,還是得看我的。”
孟小四歎了口氣,轉過頭就跑到了旁邊桌子上。
“不知幾位聊的沈郎君是?”
孟小四長得清秀良善,說話又和氣,很容易就被人接受了。
“你來這家店居然不知道?那可是近日京城的名人。”
“在下還是第一次來這,還請諸位告知一二。”
“原來如此,那你想必也沒有讀過沈郎的玉秋賦。”
“……”
秦蓁聽着,那幾人也并不知沈郎名諱籍貫,隻知道他寫的玉秋賦得九公主贊賞,被十皇子奉為坐上賓,成為了京中名人,故而他為楊記寫了一首詩,便讓楊記在京中名聲大噪,賓客絡繹不絕。
那書生說着,就念起了那篇長賦。
孟小四那聽得了這個,他暈乎乎的回到秦蓁身邊。
“秦老大,你都聽見了,因為一首詩。”
孟小四聲音很低,卻有着藏不住的驚訝。
秦蓁笑道:“那是普通的一首詩嗎?那是皇子公主座上賓的詩。”
時人好文采,尤其是在宮裡達官貴人的引導下,崇文之風盛行。孟小四不理解,秦蓁知道,但依然不理解,讀書讀的再好,她幾招就能打死,那有什麼用?
玉娘子正好出來邀秦蓁等人進去。
“裡頭有兩張桌子了,客官們進來吧。”
秦蓁随玉娘子進去,随口道:“玉娘子這邊生意這麼好,你一個人安排的有條有理,實在厲害。”
玉娘子面上露出幾分無奈:“小……郎君謬贊了,我已經是忙的腳不沾地了,還好客人們體恤。”
旁邊書生道:“玉娘子怎麼不招個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