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天,林山卿帶上阿言,走出東宮。
這是她第一次行出東宮大門,一步步走下階梯,帶着新奇的眼神打量四周。
道路多銀杏,宮人低眉順耳,四周很安靜。竹林頗多,風吹過,恍若山林。
汝歌皇宮依着山,故而景緻多自然之趣。
她跨過一道圓形拱門,見地面幹幹淨淨。
阿言道:“太子妃,這裡并無太多景緻,且無人居住,咱們快些走吧。”
林山卿看了看,果然門扉都緊閉,收回腳,轉過身。
遠處竹林旁有水潭,水潭上方是廊橋,她走過去,提步上橋。
橋的盡頭是樹木,葉子落在地面上,是巴掌大的柿子樹葉。
林山卿不敢擡頭,隻是輕輕拾起一片樹葉,低頭細細瞧。
阿言靜默在她身後,沒有打擾。
有些竹葉飄下來,落在林山卿脖頸裡。
她伸手拿出,頭偏了偏,看見一名男子。
他面色幹淨白皙,面龐清瘦,眼神明亮,眉眼溫和如水,眼角有歲月的花紋。
此人年少時,該是一名俊俏郎君。
背後阿言恭敬道:“長亭。”
林山卿跟着重複:“長亭。”
長亭笑了笑,問她:“五娘啊,蹲在這裡做什麼?”
記憶閃回,故影重現。
林山卿擡起眼,眼裡汪着水。
長亭将她發上的竹葉拿下,柔聲解釋:“林将軍的小女兒,林五娘,奴是知道的。帶去雲硯的聘禮,是奴去庫房挑選的。五娘來汝歌那天,也是奴前來接應的。”
五娘問:“長亭是誰?”
“是陛下身旁的内侍,官職很高呢。”長亭笑着回。
五娘跟着笑。
長亭伸手扶起她,阿言急忙走過來。
長亭踮了踮腳,從樹上摘下柿子,在衣袖上擦了擦,放到她掌心裡。
“汝歌的柿子甜到心裡,五娘帶回去嘗嘗看。”
“好。”
“天氣這樣好,去花園裡走走吧,那裡桂子飄香,還有未凋謝的花。”
“多謝長亭,長亭要去哪呢?”
他朝前方看:“橋那邊,永巷。”
五娘回頭看,對阿言道:“原來那裡是永巷。”
阿言颔首。
她又問:“永巷是什麼地方?”
長亭慢慢道:“永巷從前住着一群姑娘,她們每日歡聲笑語,如今搬出永巷,住在了别處。”
“哦。”
長亭又道:“永巷裡的牡丹花是宮内最美的,明年花開時節,五娘可以去看一看。”
林山卿颔首。
長亭告辭,朝她背後走去。
阿言走到她身旁道:“太子妃,咱們去花園瞧瞧吧。”
“好。”
花園就在不遠處,桂子清香,園内當真有未謝的花。
紫色的夕顔攀着樹幹,千日紅匍匐地上,木芙蓉挂在枝頭,薔薇花叢瀉下來,花叢内藏風,藤蔓微動。
菊花姿态各異,林山卿蹲下來,看這滿地絢爛。
“汝歌的花兒真多,這種我從前從未見過。”
“從前别國使臣也誇過皇宮的花兒美。”
林山卿仔細看過去,阿言便道:“前方出去便是尚衣局,太子妃可去瞧瞧衣裳做的如何。”
“好。”
尚衣局裡有宮娥在染布,今日天氣好,院子裡在晾曬布匹。
她們見來人,覺得有些面生,阿言道:“太子妃來了。”
紛紛行禮。
裡面女官匆匆走出,阿言識得她:“這是孫夫人,尚衣局的女官。”
孫夫人行了禮,問道:“太子妃是來看衣物麼?宮娥們還未縫好,大概明日才能好。”
林山卿道:“無妨,我們隻是來看一看。”
孫夫人領她進門:“太子妃進屋來。”
屋内有織布機的聲音,宮娥們撚線刺繡的模樣很熟悉。
衣架上懸着成衣,似是男子所穿。
孫夫人順着她的視線望過去,告訴她:“這是太子的盛裝。”
林山卿颔首。
孫夫人靠近林山卿,悄悄道:“太子妃的衣物顔色與此相同,形制相似,後日太子與太子妃穿上,準是一對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