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不倦比他們入學還要晚很多,有很多字他們已經認識了,但是陳不倦還是兩眼一抹黑。
為了快速的趕上他們的進度,也是為了趕緊擺脫‘幼稚園’,陳不倦算是把臉面全部豁出去了。
好在這個小孩品性還不錯,并沒有因為他的年紀比他大,就覺得陳不倦是個土老帽。反倒是一直笑呵呵的,認真的告訴他那是什麼字。
陳秀才教完隔壁回來的時候,就剛好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他見狀沒有說什麼,他挺理解陳不倦現在的心情的。一個本該從小就讀書識字的孩子,因為無妄之災變成了個大字不識的。而那個鸠占鵲巢的人還留在自己家裡,陳不倦會忍不住心急一點也不奇怪。
但是陳秀才還是覺得,讀書根基十分重要。若是貪多嚼不爛,學的太多也沒有用,反倒會耽誤了更多時間。
所以就算他知道了,陳不倦現在很想多學,也沒有想要給他開小竈。
這一點,很快陳不倦也發現了。
對此他并不是很意外,他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很明白貪多嚼不爛的弊端。
但是……同樣的,他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又是個擅長學習的。
在他有能力學習更多,有能力消化掉的情況,如今的學習進度對他來說确實是有點慢。
所以在第三天去族學時,陳不倦特意找夫子單獨談了一下。
對于一個學生跑過來找自己,想要多跟他學習這件事情,陳秀才并不覺得陳不倦冒失。
一個上進愛學習的學生,不管在哪裡都會受到老師的喜歡。
陳秀才也很喜歡愛讀書的孩子,尤其這個孩子還是他們陳家的孩子時,他的喜歡就會在原本的基礎上翻倍。
“喜歡讀書是好事,但是讀書的根基也重要。我隻是擔心你學得太多,到時候沒辦法全部理解。”
陳秀才這般說着,就打算考教陳不倦一番。這幾天他也教過陳不倦不少字了,就随便點了幾個讓他默寫出來,順便說一說這些字的具體意思。
讓陳秀才比較意外的是,這孩子挺聰明伶俐的,不僅把每個字工工整整寫了出來,連帶着每個字的意思也都記得,甚至還會加上一點自己的理解進去。
陳秀才看着對方的眼神微微亮了亮,一直以來因為陳家沒有讀書的好苗子而郁結的心,在這一刻突然之間就好了不少。
“嗯,還算不錯。你若是真的覺得進度慢了,以後散學就在族學多待半個時辰,我可以抽空單獨多教你一點。但是……如果你沒辦法融會貫通,以後就安分的跟着學堂的進度來,不要再提什麼你覺得學得慢的話。”
陳不倦聞言一臉欣喜的說道:“多謝夫子,學生一定好好學習。”
自那一日之後,陳不倦散學就比其他人晚了一點。
陳脩楊沒有在陳家族學讀書,而是拜了個縣城的夫子,所以後來才知道這件事情。
他不在族學裡讀書的原因,不是他覺得自家族學不好,而是他覺得在自家族學讀書,沒有跟着那位宋夫子方便。
至于方便什麼?
當然是方便他散學後,偷偷做肥皂做生意了。
上一世的陳脩楊,就是一個普通的混混。他不喜歡讀書,也不是讀書那塊料。
所以他一開始就想清楚了,他要想辦法賺錢做個大商人。
為了不在自家族學,被一群長輩給盯着。陳脩楊就沒有進族學讀書,而是鬧着自己找個夫子。
陳脩楊找的這個宋夫子,是一個特别貪财的人。隻要學生給夠了錢财,學生就算不來私塾上課,他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這樣一個夫子教導,加上陳脩楊心思不在書本上,就算陳脩楊有讀書的天賦,也都會被他白白的糟蹋了。
聽說陳不倦找陳秀才開小竈,陳脩楊也沒有特别的在意。
他自己讀過書,知道讀書多麼枯燥無味,也知道古代科舉有多麼難,不是什麼人都能考上的。
如今陳不倦這麼的努力讀書,很大可能是為了跟他較勁,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剛好這時候他新做的一批肥皂出來了,是他在之前的版本上進行改造的鮮花肥皂,他很有信心能靠着這一批肥皂大賺一筆。
等到他這邊大賺了一筆,用這些錢給家裡衆人買禮物。大家就會發現他真的很厲害,完全可以把陳不倦碾壓進土裡。
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哪怕在這個時代商人地位低賤,也要比吃不飽穿不暖的農戶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