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一類的人,根本沒有結交的必要,更不會成為他交際圈的一員。
他們也就現在會有點交集,很快就會因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認知,不同的道路,徹徹底底的分隔開來。
對方見陳不倦不說話,還以為陳不倦沒有聽明白他的意思。正當他想要開口誇一誇陳脩楊,覺得陳脩楊公子同樣是十二歲,就已經靠着自己能夠賺錢時。
他就發現陳家後院的門口,正站着一個熟悉的身影。那等待的不是别人,正是老太太身邊的荨娘。
小厮見狀頓時什麼都不敢說了,雖然他這種不算是真正的下人,是靠着親戚關系來讨生活的。
但是面對陳不倦一個孩子,與面對陳家真正當家作主的,兩者之間還是有不少區别的。
陳不倦見荨娘親自過來接他,連忙笑着朝着對方走了過去。
“這麼晚了,您怎麼親自出來了?”
“無事,老太太已經歇下了,我閑着無事就出來看看。”
對方說着就領着陳不倦往裡走,期間詢問起陳不倦的學習進度。陳不倦知道教他的是自家人,他的事情瞞不住老太太,也就如實告訴了荨娘。
跟着他們身後的小厮,聽到陳不倦才入學沒多久,就已經學了上千字的時候,臉上閃過了一抹不相信。
他為了能夠在陳家當差,以前也跟着夫子學過識字。他是知道讀書識字有多難的,所以在聽到陳不倦的話時,才會下意識覺得不可能。
事實上,不僅小厮是這樣覺得,就是荨娘都有點不相信。
讀書是一件十分枯燥且困難的事情,不然全天下有那麼多的讀書人,也不會隻有那一點人能當官了。
她一開始還以為,是陳不倦誇大其詞。但是等到第二天,她親自詢過陳秀才,才知道這孩子是真聰明。
其實她一直都在關注着陳不倦在族學的事情,擔心他剛剛從外面回來别被其他孩子給欺負了。
她曾經聽過陳秀才誇獎陳不倦好學,不過由于陳秀才這個人比較含蓄,就算誇人也都是拐彎抹角的誇獎。
荨娘就以為他的那些說辭,有不少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這才每一次見到她都要誇陳不倦。
如今看來還是她小看了這孩子,對方遠遠要比她想象之中更加聰明,也……更加的能吃苦耐勞。
這件事情,當天下午她就跟老太太說了。
老太太聞言倒是不怎麼驚訝,反而笑着說了一句。
“那就讓他好好去讀書,興許陳家有朝一日,還能靠他再興旺一次。”
因着陳不倦在族學表現不錯,加上陳秀才是打心裡喜歡他,之後陳不倦跟老太太商量後,就決定以後搬到陳秀才家裡。
為了讓陳不倦能夠住得安心,也是為了讓陳秀才家人心裡舒服。陳不倦住在陳秀才家裡的時候,每個月老太太會給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看起來不算特别多,但是卻足夠一個孩子吃喝用的了。
加上他們兩家又是族親,陳不倦叫陳秀才一聲叔父,給的太多了反而會生分了。
在陳不倦搬到陳秀才家的第二天,他抽空去找了毒耳和他的妹妹。
距離上一次見面,已經過去好幾天了。
之前毒耳的妹妹為了治病,就一直住在醫館的後院裡。
今天她的情況就好多了,就打算跟着哥哥離開醫館,也能剩下住在醫館的幾文錢。
陳不倦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兩個人才從醫館出來。
陳不倦擔心的看了看小姑娘一眼,随即詢問毒耳對方現在的情況如何?
“小驺已經好多了,我們打算先離開醫館,住在這每天都要花五文錢。五文錢夠我們一天吃喝了,還是能省就省一點吧。”
毒耳這般說着,等到走到人少的地方,就拉着妹妹再次跪了下來。
陳不倦真的不習慣,總是被人給跪來跪去的,見狀下意識的躲開了。
毒耳見狀扭了一下身,一邊用力的磕頭一邊說道:“公子的大恩大德毒耳不知怎麼回報,隻能這輩子給公子當牛做馬了。”
“小驺也一樣,以後為公子當牛做馬,感謝公子的救命之恩。”
陳不倦想要把他們拉起來,但是這兩個人就是不起來,非要一個人給他磕三個響頭。
最後為了不讓路過的人看到,陳不倦隻能一臉尴尬的讓他們磕完,然後迅速的拉着他們往其他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