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越後考科舉 > 第82章 南下(二)

第82章 南下(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江曜看見窗上擺着幾盆綠植,問道:“你何時買的?”

李珩笑了笑,“還真不是買的,一姑娘家門鎖了,打不開,我看見了就順手幫她撬了鎖。姑娘感激就給我送了兩盆綠植。我瞧這府裡缺了點生氣,也就收下了。”

“怎麼樣,好看麼?”

李珩看了眼綠植,又看着江曜。

江曜悶聲道:“好看。”

“不過你這撬鎖的技術也是爐火純青了,小心人家舉報你盜竊。”

江曜道。

“啧,你這話就不對了,我不幹這事,自然不會給人落下把柄,且我若是真被人誣陷了……這不還有江縣令嗎?我相信,我們公正的江縣令定然會還小民一個清白。”

江曜耳廓一紅,“瞎說。”

李珩莞爾。

兩月後,建好堤壩,黃河水泛濫之災也是阻止住了。

李珩和江曜去黃河邊勘測水勢,李珩道:“我看要想永絕後患,還得把讓這偏移的河軌回歸正軌。”

江曜思忖,道:“你說得對。”

于是兩人找水利專家一塊設計黃河水道流線,根據設計好的工程,即日便募集民工一塊兒修築黃河水道。

江曜修築堤壩阻止黃河水泛濫這事被上書到朝廷,秦免很高興,又聞江曜在改修黃河偏移軌道,則撥下一大筆資金作為資助。

江曜用這筆資金招募工人,凡是參與到修築的工人都能獲得工錢,而且數目不少,且這段時間參與到修築的民工家庭稅收減少。

于是大批的民工争相加入到黃河水道的修築工程中,再加上正确的指導,這條水道回歸正軌,隻花了二十餘日的時間。

水道一修好,百姓們是第一個感到高興的,民間到處流傳着魏州來了個好縣令,這才是真正為人們辦好事的父母官。

民間百姓甚至做了個面錦旗送到縣府來,給江曜獻上。

江曜收下錦旗,朝百姓們鞠了躬,“我隻是做好份内的事。”

這句話一出,全場不少人都不禁眼眶一紅。

這簡單的一句話,把其背後多少辛酸都一筆帶過。

自修堤壩後,由于江曜這個榜樣的存在,縣府的風氣都變動了。江曜能明顯感到,縣府的官都有在腳踏實地地為百姓做事。

這讓他很欣慰。

不過讓他感到不滿的是,近來有不少官員悄悄向他打探:“江縣令,你那府裡的兄弟年歲幾何?可有婚娶?”

江曜黑着臉:“我看你們是閑着了?事情都幹好了嗎?”

官員們怯怯而逃。

江曜很是煩惱,看着李珩會笑的桃花眸,心想:“這雙眼睛太會誘惑人了。”

李珩看他:“你怎麼皺眉?”

江曜:“沒有。”

李珩笑:“你可騙不了我。”

江曜忽地脫口而出:“别笑。”

李珩:“嗯?”

江曜看着他收斂的笑意,道:“就這樣,你以後出門都這樣。”

李珩:“……?”

江曜又搖了搖頭,看着李珩困惑的樣子,歎了口氣,心想:“算了,不是笑的問題,就是不笑,也很誘人哪。”

……

魏州的農業生産跟不上來,江曜帶着李珩這個大跟屁蟲親自走訪各個村落去尋訪,查看耕地的情況,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調研。

江曜發現魏州的地很多,但是能用來耕種的土壤太少,大多數都是一些荒地還有鹽堿地。

李珩道:“不如鼓動百姓開墾荒地,變廢為寶。其一,對于新開墾的土地,減免賦稅。其二,誰開墾的土地,便歸誰擁有。”

江曜:“可行,我這就去制定政策,明日便施行。”

李珩笑道:“高效率哦。”

江曜略過他的打趣,繼續道:“魏州用的先進農業技術很少,我明日且到隔壁荊州去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像曲轅犁還有水車,這些技術一引進,開墾耕種的效率都要快上幾倍。”

李珩:“好,我同你一塊去,我聽聞荊州人才濟濟,還成立一個文人社,我正好去同他們交流交流學問,到時候你若要回去,自是叫我一下就好。”

江曜:“可。”

于是第二日,江曜發布公告後,便同李珩前往荊州。

江曜去同荊州的縣令商議,李珩則去當地的文人社——丹青社。

丹青社内聚集的大多是本地甚至是臨近地區的最有名的學子。

據說這丹青社的社長好幾任都是南方的科舉狀元。

因齊國科舉分為南北卷,李珩一直接觸的都是北地的文人,北地文人的文分大多樸素剛勁平白,如今觀了南地的文風,倒是細膩纏綿起來,果真是江南水鄉的文人之分。

李珩同丹青社的文人交好,互作好幾篇文章,彼此欣賞點評,丹青社的社長與李珩一見如故,說:“李兄以後若有好的文章隻管投到我們丹青社來,我這兒的弟兄都很喜歡你的文章。”

李珩笑道:“那社長,也記得把丹青社的文章寄給我去。”

社長道:“定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