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我今天是真的有閑,出去走走還是有空的。”
“那好吧,走,陪我去吧。”
做匾額的,是個老師傅了,做了有二十幾年,今年有五十多歲,腰已經有些駝了,耳朵也有些背,見着兩年輕姑娘上門,丢開手裡的活,脖子上挂的毛巾擦了額頭的汗,道:“兩位過來尋老朽有什麼事?”
“老師傅,我們是來做塊匾額的,不知道老師傅有空沒?”吳彩兒上前。
“有,你算是來得巧,我就剩手裡這個活兒了,等忙完這個就給你做。”老師傅努力的站直了腰,拿起一旁涼着的水壺灌了幾口涼茶:“你要是早幾天,就得等了。”
吳彩兒看了何娘子一眼,眼裡帶着喜色,感歎自己運氣确實不錯,看來這匾額是不必等多久就能做好了。
“是嗎,那我運氣挺好的。”
“恩,拿給我看看。”老師傅指着吳彩兒手裡的紙,吳彩兒忙遞給他,打開一看,老師傅贊道:“這字不錯,要做多大的?”
吳彩兒将尺寸報給他聽後,還有樣式也說了下,老師傅道:“好,知道了,過上個五天來拿吧。”
“不知道需要多少銀子?”吳彩兒五天是等得了的,畢竟做匾額不會太快,還得做出來,最後還要上漆,五天時間算是很快的了。
“按你這樣式,要一兩五錢銀子,你看看願不願意在我這做。”老師傅看了看對方,報了一個較為便宜的價格。
别的地方會便宜些,但不會有老師傅這麼好的手藝,吳彩兒是從賈牙人那打聽到的,賈牙人也讓她自己考慮,到底選擇老師傅的好手藝,還是選擇便宜一些的。
一兩五錢銀子,吳彩兒想了想,這匾額是酒樓的門面,還是做好一點的好,所以道:“就在老師傅這做吧,賈牙人也說你這做的很好,極力推薦呢。”
“賈牙人介紹的啊,哈哈,改天得請她喝酒了。”老師傅道:“決定好了就行,給個五錢銀子定金吧。”
“好。”吳彩兒從荷包裡掏出錢來,遞給老師傅。
老師傅喊了一個學徒過來:“去稱一下。”
過了一會兒,學徒回來,道:“師傅,是五錢。”
老師傅将紙張收下,道:“好,過五天後來拿吧。”
從老師傅那出來,吳彩兒便去了寺廟,縣城裡東南角,有個道觀,裡面有五個道士,住持會解簽,也能幫着算吉日。
這算吉日,當然不是白幫着算的,吳彩兒是花了有二錢銀子,才讓住持幫着算到一個吉日,離得最近的,是明天,不過牌匾沒做好,隻能順延下一個吉日,這下子,就是下旬,八天時間,正好牌匾也能做好。
将吉日定好,吳彩兒便和何娘子去了草市,今天有集市,正好請何娘子幫了忙,給她銀子又不收,所以吳彩兒是買了些魚肉,要不是天氣問題不能久放,她是還要多買一點。
回到家,吳彩兒便去廚房裡忙了,做好一桌飯菜的時候,吳彩兒問何娘子:“你弟弟不回來吃,要不要給他送飯菜過去?”
“不必,我弟弟他上午的時候帶了,中午在那熱一下就能吃了,這會兒送過去,來不及,讓他晚上回來的時候再吃吧。”
“咱們是弄晚了,不然能送過去給你弟弟吃呢。”吳彩兒擦了手,招呼何娘子吃:“吃吧,昨天咱們辛苦那麼多,今天好好補補。”
“嗯嗯,你也吃。”
吃過飯,王妮兒是沒多久就登上了門,送來了衣服:“吳娘子,衣服做好了,你給看看,有沒有哪裡要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