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安并不是第一次見連書晏。
……
三年前,魏國永昌六年。
魏國再次南征楚國,雙方軍隊在長江邊上遭遇,這本是兩國之間再尋常不過的一場交鋒。
沒想到魏國這邊卻鬧了個大烏龍,時任征南總督的崔璨在這場交鋒中不慎摔下馬,被敵軍俘虜。
主将被活抓,士兵潰散。
此戰魏國大敗。
局勢摧枯拉朽般,一發不可收拾。
楚國軍隊跨越長江乘勝追擊,取道武關連下商縣、上洛兩城,進入關中,囤兵灞上,甚至登臨骊山,窺望魏國西都長安。
若非長安将士堅守,挺住楚國人的猛烈攻勢,隻怕楚軍就要趁勢拿下長安城,乃至于整個關中,進逼洛陽。
被俘的崔璨出身自名門清河崔氏,是家主的堂兄。
打了敗仗不說,為了活命,他二話不說投奔了楚國人,并為楚軍擔任向導,帶敵軍讨伐自己的母國。
他這樣一搞,他的家人可就被他害慘了。
清河崔氏人人自危,與其等着女帝追責連坐,倒不如魚死網破,搞一票大的。
世家大族,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家族豢養的精兵也可以和女帝磕一磕,揭竿而起,反了。
女帝此時正準備派兵迎擊關隴地區的楚國軍隊,沒想到被人偷了家,還需要分兵鎮壓叛亂,朝廷的壓力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
楚軍北上遠征,後方補給不足,全靠速戰速決,一旦攻勢被阻攔,慢下來打消耗戰,拖得越久越被動。還有可能會被魏國增援部隊合圍全殲。
宋寒山看出楚軍的弱點,為了緩解國内壓力,派人向南楚痛陳利害,并表明魏國願意割地嫁女,希望楚國能夠退兵。
楚國國君當時才十六,朝政大權把持在外戚手中,太後垂簾聽政,國舅裴源錄尚書事,統領百官。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居然真的同意了宋寒山的撤兵請求。
次年春,女帝派使臣南下建康求和。
宋元安也在使臣之中。
女帝許諾給楚國人兩件事,第一,是割地,第二,是聯姻。
她願意将自己的女兒嫁給楚國的國君。
魏國适齡未婚的公主還有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按照年紀排,就算聯姻,也輪不到當時尚且沒有及笄的宋元安。
隻是魏楚習俗不同,魏國的皇女們個頂個都嬌生慣養,誰會想要遠離家鄉,屈于男子之下?
一聽到女帝要送皇女出嫁,宋元安那兩位姐姐立刻開始運作起來,拉攏臣子為自己開脫,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去聯姻,一夥人在朝廷上吵得火熱朝天。
宋元安身為罪臣之女,恰恰是魏國最可有可無的存在,自長姐被誅父親囚禁,再也無人替她撐腰,好事沒有,壞事全部她上。
聯姻的差事不出所料落到了她的身上。
命運使然,即便宋元安和姐姐們一樣,也不願意離開洛陽,依然要背負國運,踏上和親的路。
自洛陽前往江南的道路遙遙,兩國結交耽擱不得,車馬不會因為宋元安病弱就慢下腳步。
抵達建康時,宋元安受不了路途颠簸,感染風寒,高燒不退。
除了宮中安排的儀仗隊外,宋元安身邊隻帶了一個從小照顧她長大的劉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