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生風可能是個形容詞,可你見識過陳姨的腳步的話就會把這個詞具象化。縱使我在廚房裡做菜,沖天的鍋氣沖刺着我的鼻息,可要是這樣一個人走來我還是能有感覺。不過陳姨的茶館收了後,這陣風也沒那麼常感受了。所以這一夜我在拌着黃瓜感受到這陣風的時候,還有一絲不真實的感覺。
如她有力的腳步一樣,手裡那些購物袋放到桌上發出的聲音也格外響亮。
“陳姨,這包可不便宜啊?”見到這架勢,正在一邊喝着小酒的壽壽叔忍不住擡了下眼睛。
“啷個不是?我今天可在商場裡逛了一天,好不容易湊齊了這一套行頭。”
聽到她這麼說,連我都忍不住回過頭來看看她放到桌上的裝備。好家夥,那一個個購物袋上的商标還真有不少是大名牌。
“陳姨你這是要……”
“我要去相親,明天我就要談上了一場唯美的黃昏戀了。”
她的話讓不少人噴了水,就連文雅著稱的壽壽叔也好一會兒才收起驚訝的眼神問:“你老頭都走二十年了,還是大姑娘的時候給你介紹你不要,這歲數了怎麼想到要找老伴了?”
“還不是指望不了我家那沒出息的。一天到晚在屋頭看到些情情愛愛的電視劇就曉得羨慕人家。給她安排相親卻又各種說東說西的。哼!老娘這就讓她看看!釣個男人有啥子難的。想當年我可是靠這門手藝給她養大的。”
年輕人可能不大了解,早期的茶館為了招攬生意當然也有用老闆娘年輕小姐之類來吸引老客人多次光臨的。身為茶館的老闆娘陳姨,年輕時可是遠近聞名的大美女。垂涎陳姨的客人不少,所以茶館生意一直火熱。直到女兒大學畢業她也攢夠了錢,忽然間就立馬收山了。
“咋子?不相信老娘?”
剛走到他面前的我被吓得連忙定住了腳,連忙說:“不是,隻是想問問今晚想吃點什麼。”
“今天……老娘吃個回鍋肉。”
回鍋肉雖然是家常菜,但其實有不少的講究。按規矩來說首先要選二刀肉,即肥瘦肉要二比一,豬皮先在熱鍋上燙一燙才會變得軟糯。我這種小店就做不到這一道了,為了方便保存備菜用的都是提前煮好的白肉。白肉和蒜苗切薄片先後下鍋,肥肉爆香後一股濃香就立馬四散開來吊起了人的胃口,再加入姜蒜,輔以豆瓣,糖等佐料爆炒,火候自然是對廚師的考驗,合适的時機出鍋才能保持肉口感的軟糯。撲鼻的蒜味搭配豬油的醇香,是勾起人味蕾最原始的香氣。講究的工藝做出的卻是最為家常的味道,光聞味道就讓人想扒口白飯。
陳姨見了後卻沒有丢了她的雅氣,夾了片肉後慢慢咀嚼,才又吃上一小口飯。舉手投足間滿是胸有成竹的沉着感。
第二天她就把那些新買的衣服穿在了身上,好好化妝一番對着鏡子裡風韻猶存的自己格外滿意。給了躺在沙發上刷手機的女兒一個白眼後就出了門。
雖然上了年紀,可和她同年紀的老太太可不是能比得上她的。相親公園一衆色衰的人裡就她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她在公園小道上踩着輕柔的步伐,甚至有些造作地扶了扶新燙的頭發。看到那些老頭偷偷看着自己又不敢上前來搭讪的猥瑣表情,感覺自己就像是萬衆矚目的明星,忍不住走起T台步來。
“太太!”迎上來的這個老頭穿着看着有些寒酸,不過這稱呼倒是好久沒聽到了,聽起來還挺有城府的。
陳姨拉下了墨鏡後問:“怎麼了?”
“太太一看就佬來塞的。來是來給女兒還是兒子相親的啊?”
“什麼兒子女兒,我自己。”
陳姨說出的話讓老頭有些茫然,半天後說:“你還來相親啊?都幾歲了?”
“什麼幾歲?問女娃兒得問芳齡,老娘芳齡六十二。”
“哦,那打攪了,我是來給兒子相親的。”
“欸!等等!我倒是确實有個女兒也要跟我一起相親。”
“呵呵,我兒子怕配不起你。”
不給陳姨機會他就退下了,聽他向後面幾個阿姨搖了搖頭說:“不來山的!是外地人。”
什麼年代了?!什麼外地人!老娘都在這兒住了四十多年了!拆遷的房子都比你們這些老不死的多得多了!陳姨罵聲了娘,然後又逛了起來。
自己這身行頭出彩是出彩,就是這幫老頭沒一個敢上來高攀的。百無聊賴的陳姨隻好看起那些相親的告示。一個個都是什麼牛鬼蛇神?六十歲的老頭,說自己身體好欲望大,想找個三十歲的女孩子?怎麼不去包養個大學生呢?
越逛越生氣的陳姨潇灑地離開了相親公園。
那一晚,她将一大杯啤酒一飲而盡後好像有了靈感,大叫到:“對了!找對象這種事,還得有共同興趣,從共同興趣開始發展的好。”
又一個第二天,她就去了别的公園,她把它叫作“養生公園”。所謂的“養生公園”裡那些老頭老太就比相親公園裡的輕松多了。大多是孫子輩都上了學不用整天帶着的,有閑呆不住就來公園裡發展下興趣。
上班時間一過,公園裡就更熱鬧了。有大爺在地闆上寫着大字,有人放風筝,有人玩着一些看不懂的小雜耍。平時不屑和同齡老頭老太玩的陳姨這會兒倒是新奇,這兒逛逛那兒看看。最熱鬧的便是一個個戲曲攤。她對戲曲類的沒什麼興趣,民樂看着也有些老套,倒是經過一個唱着流行樂的八角亭時,有一個茶館的老主顧認出了老闆娘來,他硬是邀請陳姨來給大家唱上一首。
這大庭廣衆的,又不像KTV一樣有高級的音箱設備。她扭捏地推辭了一番,但在那老顧客捧了她一番後就變得下不了台了。
你們可能都不信,九十年代正是卡拉OK流行的時候,茶館裡也會裝。老闆娘的歌喉和暖場的功夫自然也是有目共睹。雖然這會兒的八角亭裡隻有個廉價的大喇叭,但當她的歌聲響起時還是收獲了好一番崇拜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