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扇鋪原本以制作纨扇為主,纨扇是做得最好的,時下雲州等地漸漸盛行折扇,扇鋪也開始制作較多的折扇。
扇面可以在上面作書畫、也可以用刺繡、貼彩絹、貼花朵等作裝飾。
泠月跟着工匠學了幾日,今日終于輪到她自己獨自動手制作一柄簡易的纨扇。
看完李洪良給她做的示範,泠月将其中一些疑點弄明白後,就開始動手制作。
她拿着削好的竹子在燈火上均勻地烘烤,讓它慢慢成型……
烘竹後,泠月淡然地開始蹦面,貼裝飾,整個流程都很流暢,偶爾遇到困難她也不着急,而是慢慢找到解決的辦法。
“蕭娘子,這扇做得還挺好。”泠月将扇子做好後,老工匠孟伯拿着細細打量。
這幾日李洪良沒空的時候,便由他來指點泠月制扇。
泠月隻是笑笑,她知道這是老師傅對學徒的鼓勵,不過當她看到自己做出的成品,她也很高興,成品還是有些瑕疵,但她知道,隻要堅持做下去,一定會做到日臻完美。
李洪良忙完訂單後才回到工坊,他拿過來細細看了一遍,眼中閃過驚喜。
初學者能做成這樣,确實算是不錯。
他原本擔心泠月覺得制扇太艱苦,隻要求她學會主營扇鋪,熟悉制扇的流程,學習一些制扇的基本技能就可以了。
可是如今看起來,她如果可以下苦功來學,一定能學會制扇的,并且将來還能收學徒。
他發現她有一個出色的地方,就是她是有巧思的,懂得用合适的飾品去裝飾。
李洪良問:“泠月,你是第一次制扇,這樣的成品着實是讓人出乎意料,看得出來,你制扇上還是有些靈氣,隻是清川的制扇工藝是比較複雜,若是想學好,是需要辛苦一些的,接下來,你可還要繼續跟我學習制扇?”
聞言,泠月雙眼一亮。
她曾聽老師傅說過,李叔制扇手藝是蕭钰祖父親傳,他曾制作出很多精品,若是能繼續跟着他學習,肯定受益匪淺。
泠月想過的,她如果是想從殺手的行當中出來,那就得有支撐自己吃飯的本事,恰好,她也很喜歡精美的扇子,制扇過程,她也很享受,這樣看來,學習制扇應該就是她最好的選擇。
泠月笑道:“當然,李叔您放心,隻要您肯教,我一定會努力學,我不怕辛苦。”
學習制扇能讓她活得更自在恣意,在這個年代,女子隻要有手藝,即便沒有男人,她也能自己養活自己,無需費心思讨好任何人。
這樣想着,她的嘴角不禁微微翹起來。李洪良給泠月定好學藝的事宜,泠月就心滿意足地回知州府去了。
晴楓院。
夜晚,窗台外薔薇還在微微搖曳着。
熒熒燭光下,泠月罕見地坐到書案前認真書寫,一盞茶功夫後,紙上隻堪堪落下幾個人的名字。
她盯着這幾個人的名字,繼續陷入沉思。
根據李叔所說,師姐一家的滅門慘案,肯定是與張佺存在關系。
泠月也覺得此言有理,因為一個人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就能得到賞識,還身居要職。
聽梁心頤說,梁家好幾代人努力經營銀樓,到了梁金成這一代,他可是花了不少銀錢打點,才剛剛夠着了官宦的門第。
而張佺先隻是一位技藝出色的工匠,可這樣的工匠很多,為何隻有他能脫穎而出,短短時間就發迹,而他開始發迹的時間剛好又是蕭家被滅門的時間,實在是太巧合了。
若是沒有人擡舉他,斷不會升得這樣快,泠月猜測此事應該是和張佺背後的人有關,那這個人是誰呢?
無奈線索還是太少,泠月原想着從李叔這邊獲知更多信息,可惜李掌櫃知道的也不多,蕭家的案件仍是迷霧重重。
都過了這麼久,張佺應該是做好準備了得,如今偷偷去張家打探,怕是很難找到有用的線索,不如想想有沒有别的突破口?
對了,官府的卷宗!
這樣大的案子,衙署應當會有詳細的卷宗記錄。
真是榆木腦袋,竟忘了這麼重要的事!
沈亦安!
泠月露出了一個甜甜的笑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