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後,沒過多久,沈亦安果然讓人将物品送回到蕭宅,還貼心地派了一位嬷嬷過來,特意為這門親事為何還未退說明緣由。
泠月聽完嬷嬷話裡話外的嘲諷後,覺得既無奈,又有點好笑,心想:他還挺記仇啊,都這樣了,還不派人來揶揄她。
也不知是誰定下的規矩,退親竟這樣麻煩。
退親一事沈亦安既已答應,想來是沒有異議的,如今不過是再多等上一段日子。
梁心頤見狀蹙起了細眉,她想不明白泠月為何要退親。
方才,她在燈火下看得分明,泠月在收到沈家送回的物品時,雖是面帶微笑,可唇角是僵着的,她知道泠月的心中分明沒有她表現出的輕快,之後,泠月在聽到嬷嬷說,婚事還未退時,眼中映着燈火,似光華流轉。
以她平時的觀察,泠月對其他人,可是從來不會這樣呢!
那沈大人呢?他心中還有泠月嗎?
愛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沈大人看泠月時,就跟她以前看徐雲爍時是一樣的,眼前萬物,眼中卻隻有他一人。
分明是有情,不知怎地忽然就鬧成這樣了,梁心頤不免替他們感到惋惜。
***
天空湛藍如洗,白雲如棉花似的飄浮在天際,悠閑恣意。
與刻苦端方的沈亦安不同,楚尋一向奉行的是“及時行樂”。“人生得意須盡歡”,對此,他深以為然。
隻要得了空,楚尋就會盡情玩樂,如此才算不負良辰美景。
今日輪到楚尋休沐,一大早,他就換上一身新裁的長裳出門。
雲州不及京城繁榮,但好在遊玩的樂子倒也不少。
楚尋學識淵博,為人風趣幽默,又沒什麼架子,上至權貴世家,下到販夫走卒,他都能與他們打成一片。
他雖然來雲州不是很久,卻是結識了不少人,其中,還有很多富家子弟争相與他結交。
楚尋通常也會賞個臉,不會輕易将人拒絕于千裡之外。如此一來,他也倒是跟着見識了不少雲州的新鮮玩意兒。
前幾日,卓家的小公子邀他今日一同去照水樓聚飲。
照水樓在江南一帶不算是最大,卻是極為有名,許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
楚尋也聽人說過,照水樓裡面的姑娘就沒有一個醜的,就連服侍的仆人也是眉清目秀,還有好幾個絕色佳人。
其中,有一位名為清霧的雅妓最負盛名,據曾有幸見識過她容貌的人說,清霧姑娘就像是粉雕玉砌而成的,冰肌雪骨,一颦一笑間亂人心魄,真真是風華絕代。
她表演時常戴面紗,若是當日,客人中有她看中的公子,她才會以真面目示人。清霧姑娘也不是空有美貌,就連一首尋常小調也能驚豔四座,許多人盼着能一睹美人的風采。
隻是,那照水樓對客人也是有要求的,除了支付大筆的酬金,每位客人還得闖過三關,方能入内欣賞歌舞。這樣一來,還真能篩選掉一些人。這樣就讓人愈發想來照水樓見識一番,為此不惜為此一擲千金。
照水樓還真是别具一格的富貴銷金窟,楚尋也想知照水樓是否真有傳聞中那樣絕。可那照水樓畢竟收費太高,他舍不得花錢,這才作罷。
如今有人盛情邀請,他尋思着那日剛好是休沐,左右無事,去一探究竟倒也無妨,橫豎他不會吃虧,遂一口答應下來,約好來一場聚飲。
照水樓離楚尋的住處不算遠,不用半個時辰就到了。
楚尋一下馬車,卓明海等人就立馬迎上來,“楚大人。”
照水樓雖名為樓,卻不單是一座樓,而是與一座宅院相連。
欲想通往那樓,需先進入那座宅院,得在裡面完成通關,第一、二關比較常見,就是作詩與繪畫,此兩關對詩與畫的要求不算太高,約一半讀過書的人能通過。第三關難度稍大,他們會進入一個密室,根據裡面的線索在一刻鐘之内走出密室,這一關才篩掉很多人。
楚尋他們一行人,原是有十位,已是挑選最厲害的,有的還是書院的舉子,如今才三人得以進入照水樓,除了楚、卓二人,還有一位姓方的舉子。
卓明海還是對楚尋有幾分佩服的,居然真的考真才實學進來。
果然還是有些不同的,那些守在樓前的小厮也是長相清秀的年輕小夥,見到他們不是尋常的假臉堆笑,而是不卑不屈地行禮,将他們請進去。
眼前是一座二層高的木樓,這才是真正的照水樓。裡面不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但卻布置得極為雅緻,讓人想不到這竟然是花樓。
一層中間設置一個演出的高台,二層中空,設有包廂,能清晰地觀看到舞台的表演。
時下民風開放,聽曲看舞不僅隻有男子能看,有的富家千金也會來看個樂子。東家可真會做生意,一般會優先将女客安排在二樓。
楚尋今日還換上一身嶄新的長裳,錦袍玉帶,正是恣意風流悄郎君的裝扮,坐在觀衆齊聚一堂的廳堂裡,也是鶴立雞群,讓人一眼難忘。
他進來坐下後,就有好幾名女子毫不避諱地看他,不過楚尋早已見慣此等場面,沒有任何不自在,而是樂在其中。
與别的朱紅豔紫舞台不同,這裡的高台設得十分清雅,又有假山流水,實在是風雅。
随着鼓點的起伏,十來個少女持劍緩緩而入,容貌與身段都是無可挑剔,技藝也不遜色,既有舞蹈的優美,亦兼具劍的氣勢,台下人看得如癡如醉,響起了一陣又一陣掌聲。
隻是楚尋可是見過大場面的人,隻覺得舞蹈編得是中規中矩,挑不出什麼不對,卻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
之後的兩個節目亦是如此,楚尋心中歎道,自己确實不該期望過高,不過好在,照水樓的名饌與美酒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