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貿會比宋槿儀想象得還要熱鬧,那擺攤的草席,推車,木桌,鋪了有十裡遠,随便一個攤腳就能看見路過的行人三五成群圍在攤子邊,或駐足挑選,或買吃食。
集貿會的入口,樹煙迷離,熙熙攘攘,暖黃色的光映射人們的影子,在地面上糾結成一團。
都分不清誰是賣貨的還是賣貨的了。
宋槿儀看着這場面發了愁,她去哪裡尋彭子悅他們呀?她墊着腳尖,一聲接一聲地呼喚,緩慢地推着獨輪車,擠了進去。
走到街市的一半,見有人揮着手,招呼着她們。
集貿會上,人們慣常見單賣吃食的,賣藥材的,和賣甜水的,也有買炊餅的和買湯膳的混在一塊賣。
唯獨沒見過賣藥材的和賣甜水的搭夥賣。
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商品,倒還真有好奇的人,走過來看了兩眼。
這看兩眼的人中就有趙老二,他家裡婆媳不和,天天吵架,他出來躲個清閑。
這會背着手,停在宋槿儀的攤位前,看見那兩桶養生茶,黑漆漆的,不像茶,倒像是中藥,看着就沒有什麼胃口。
但旁邊擺着的兩種糕點看上去還不錯。
尤其那個乳白色的糕點,拓着花瓣形狀,粉質細膩,湊近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他問了一嘴,這個是什麼?怎麼賣?
“這是今早現做的茯苓糕,平和溫補,另外一塊紅色的則是山楂糕,開胃健脾。”
聽上去倒是不錯,很是健康養生呀,就是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有句話叫:健康的東西不好吃,好吃的東西不健康。
宋槿儀看出他的心思,拿簽了紮了一小塊茯苓糕,遞地給對方:“光看是看不出什麼花來,不如您親自嘗嘗,看味道怎麼樣?”
宋槿儀想過出來推銷産品,尤其是美食類嘗過才好,于是特地拿小刀把一塊糕點切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用來嘗味。
趙老二本以為,藥材做的食物自然是苦澀,難以下口的,沒想到這糕點,并未有草藥苦味,反而有一種淡淡的清甜,入口回甘。
他又問起配料是什麼?
“這茯苓糕配料簡單,主要是為了營養健康,有粳米,水和白糖,最重要的是這茯苓是隔壁郎君從徽州拿來的。”
若說雲州盛産茶葉,那徽州就是中藥材。
宋槿儀推銷自己的産品時,也不忘推隔壁一吧,畢竟吃水不忘挖井人嘛。
趙老二有一幼子,好愛甜食,平日不吃飯,隻想着鬧着脾氣,要吃甜的,祖母溺愛,生母嚴厲,這婆媳二人常常為了孩子吃什麼而吵架?
他盯着茯苓糕,如今有了這健康好吃的糕點,既如了母親的意,又順了夫人的心,豈不樂哉?他他先是問:“這糕點怎麼賣?”
“一份四個,總共十五文錢。”
趙老二仔細想了想,這糕點比他之前在醉流霞吃過得還要好吃,可價格比醉流霞便宜一半,而且人家的原料中還使了藥材,既好吃又養生,性價極高。
就算買回去兒子不吃,這糕點味道反正合他的意,飯前來幾塊解解饞,飯後來幾塊磨磨牙,不礙事。
當即拍闆,指着茯苓糕說道“這個糕點,你有多少?我全包了。”
嚯,來了個大單。
宋槿儀和許若蘭一邊忙着打包糕點,一邊心有遺憾地想道:今天本來就是試營業,準備的東西不多,這茯苓膏大概就準備了八份。
若是她早知道有大客戶上門,她就做他個十七八份茯苓糕。
宋槿儀目送趙老二走後,她掂量着銅闆,共一百二十五文,入如許若蘭腰間的荷包裡。
許若蘭頓時感覺自己腰間一沉,她低頭将荷包緊了緊,取笑宋槿儀道:“就這還想着多做點賣,瞧瞧,連荷包都沒拿的懶家夥。
下次你多備幾個荷包,說不定能全部裝滿了回去。”
這周邊路過的人熱鬧看到趙老二将點心全包了拿去,不禁好奇道:這糕點當真有這麼好吃?想着便圍在攤子邊看了又看。
這漸漸地圍得人多了,又有新的好奇着加入,踮着腳,擡着下巴,瞅着這攤子到底是賣什麼的?
宋槿儀見客人們都在躊躇,正想着如何破冰,就聽有人問:“這山楂糕看着不錯,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