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組幾人互相對視一眼,低頭幹活。
于初月察覺氣氛不對,随便找了個位置坐。
“霍小哥,今天吃什麼?”張文心看了一圈,沒找着活,開口詢問。
霍天和慌忙移開視線,掏出錢,說:“兩碗酸辣粉和兩杯檸檬茶,我請陳昭吃。”
“行,馬上到。”張文心應道,立即開始做粉。
陳昭覺得衆人的反應奇怪,左看看于知樂,右看看周嶽生。
“小昭,去買鲫魚。”于知樂對上他的視線,提醒道。
陳昭突然想起這茬,顧不得探究兩人之間的事,急沖沖地跑去賣魚的攤位。
“我,六号回京市。”周嶽生走近。
于知樂笑了笑:“這位客人,請問你需要吃什麼?”
一旁豎起耳邊八卦的張文心聽了她的話,嘴張成圓形。
“酸辣粉,我——”周嶽生的話被打斷。
于知樂指了指張海梅,說:“這位客人,點完單到那邊付錢,坐着等。”
說完,她低頭拌粉,面不改色地往大碗裡放了三勺辣椒油。
“可以再加一勺。”周嶽生說。
于知樂擡頭瞪了他一眼。
周嶽生默默轉身去付錢,順帶買了兩杯檸檬茶。
“姐,鲫魚賣完了。”陳昭恰巧回到攤子,表情失落得像路邊被曬蔫的草。
于知樂将碗擱在一邊,又取來一隻碗,問:“招工考試的結果是明天出嗎?”
陳昭點了點頭。
“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國營飯店吧。”于知樂手上動作不停,“明天我去教胡三哥做泡椒鲫魚。”
“好!”陳昭睜圓眼,整個人都亮了。
前後反差之大讓張文心啧啧稱奇,遞過兩塊抹布,毫不客氣地說:“弄好了,你自己端過去吧。”
“态度這麼差,投訴你。”陳昭做了個搞怪的表情,還是乖乖上手端粉走了。
張文心看見閑置的大碗,學舌打趣道:“浪費調料,批評你。”
“話這麼多,等會拌給你吃。”于知樂用手肘怼了她一下。
張文心笑出聲,哼了一聲:“你重色輕友,等我找到對象,我也要重他輕你。”
“快找,别總是纏着我。”于知樂還沒說完又被她抱住胳膊。
張文心嘴上卻不落下風:“今晚回家,我就讓我奶給我介紹對象。”
兩人開玩笑的場景落在了葛泰眼裡,讓他陷入沉思。
說笑間,周嶽生的粉煮好了,于知樂給他端去。
“今晚給我點時間,可以嗎?”周嶽生看着她的眼睛。
兩人對視幾秒,于知樂沒有說話,轉身離開。
臨近下午兩點,空氣又悶又熱,大集沒幾個人了。
外送三人組出發回收小瓦鍋和竹筒杯,其他人開始收拾廚具,準備回村。
周嶽生吃得快,幫忙收拾,之後與他們一起回村。
回到村裡,村裡人正好午休結束,坐在村中心的大槐樹下納涼扯閑篇。
一見她們出現,衆人噤聲,看向張文心二嬸娘。
二嬸娘得意地搖着扇子,走到張文心面前,問:“心妮,昨天那個幹事找你們了嗎?”
“沒,怎麼了?”張文心反問。
之前她與于知樂對過戲,這種一律回答沒有。
二嬸娘肉眼可見着急了起來,追問:“真沒有?也沒找樂妮?”
“啊,怎麼了?”張文心回答。
“唉喲,機會怕是要從我們手裡溜走了。”二嬸娘拍着胸口,作痛心狀,“你們應該當場答應的。”
張文心面帶疑惑,看向于知樂,她懷疑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一場戲。
此時,于知樂也是滿腦問号。
“來,坐這兒,聽我給你們講。”二嬸娘把兩人拉到石闆凳上。
看樣子要講很久,于知樂不想耽誤張海梅幾人休息,便讓他們先把東西運回小院。
老牛緩緩邁步前行,二嬸娘開始講故事。
今早大夥去趕集,在路上遇到了周邊村子的牛車。
聽力靈敏的二嬸娘聽見鄰村西海村的人嘀嘀咕咕聊着發展養殖副業的事,好奇地問了兩句。
于是,兩輛車子的人就隔空聊了起來。
西海村的人說昨天傍晚有個城裡幹事去他們村裡考察,說他們的海很适合養殖,如果村裡願意發展副業,他可以提供指導。
聊起這個話題,海石村的人摻了一嘴,說出一樣的話。
相同的經曆讓平常有些争執的幾條村子忽然和諧了起來,熱熱鬧鬧地進行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