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指定的地點後,葛泰等人固定好木橛,再固定筏身,最後牽苗繩。
如此重複幾十次才能搭出一個區,而海隅村這次規劃了兩個區,他們從早晨五點不停歇地幹了幾個小時,才堪堪搭了三分之一區。
“進度比想象中快。”羅平眯眼看向遠處海面上的白色浮子,“一周之内肯定能完成。”
陳老點頭附和,道:“我估摸着十月中旬去取海帶苗合适,今年應該會冷得比較快。”
十月中下旬才會把海帶苗下海暫養,中間的空白時間恰好可以用來準備斑節蝦養殖的事。
兩人就地談起養殖斑節蝦的準備工作,确認每一步驟的時間點。
于知樂認真聽着,順帶在腦裡對齊時間表,确保這項工作不會被其他事情影響。
這時,身邊的李然輕聲朝于初月打了聲招呼,離開岸邊。
“九點了,第一頓飯差不多好了吧。”于知樂看了看手表。
搭建小組幹的都是體力活,而且一天要工作十一個小時,所以村裡打算每天提供四頓飯,由張文心帶着張萍六人完成。
于初月收回視線,湊近看時間,道:“應該快到了,我先放信号讓他們回來。”
說完,她走到幾個同齡男生身邊說了幾句,那幾人便開始揮紅旗和敲鑼,好一會才停歇。
幾個小時過去了,直播間的觀衆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讨論起幾人傳消息的方式。
【史書上說,幾十萬年前好像還有放鴿子傳消息的。】
【鴿子是什麼?主播的世界有嗎?】
于知樂恰好看到這條彈幕,讓小雲用文字回複,并表示有機會讓大家看一看。
另一邊,葛泰等人又完成一台筏子,開始劃船返回岸邊。
“樂樂,飯來了。”張文心和其他人用闆車推來三個大桶,“通知葛泰他們了嗎?都幹了幾個小時,也該歇會了。”
一桶是麻辣燙,一桶是麻辣香鍋,另一桶是在井裡沁涼過的綠豆湯,主食是二合面饅頭。
村裡知道這是勞累活,還從公中支了錢,讓于知樂拜托胡老三多買點豬肉。
“已經回來了。”于知樂指着正在逐漸變大的黑點。
一行人上岸,他們光着的臂膀被曬得通紅,已經餓得走路都不太穩當了。
每人領了一海碗麻辣燙、半碗麻辣香鍋和七八個饅頭,直接席地而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葛泰是最後一個領的,還被張文心偷偷塞了兩個水煮蛋。
“喲,怎麼葛泰還有水煮蛋?”于初月瞄見她的小動作,小聲調侃,“我們鐵面無私的張文心同志怎麼開起小竈了。”
于知樂沒有接話,會心一笑。
張文心大方承認:“我和葛泰在談對象,開小竈怎麼了?”
她的話音一落,葛泰脖子耳朵都紅了。
“什麼時候的事?”于知樂二人愣了幾秒,齊聲問道。
兩人的聲音驟然提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張文心朗聲道:“這裡還有菜和饅頭,不夠的話盡管來拿。”
他們應答的聲音此起彼伏,移開視線安心吃飯。
張文心揮手讓葛泰去吃飯,而後含糊回答:“前不久,沒多久。”
“張文心,你不把我們當朋友。”于知樂佯裝生氣,“這麼久了,居然不告訴我們。”
于初月配合道:“就是,肯定從來都沒把我們當成朋友。”
“我就不說。”張文心不吃她們這一套,吐舌頭做了個搞怪的表情,“你們猜啊。”
于知樂二人對視一眼,一個人抱着她,另一個人給她撓癢癢。
嬉笑打鬧好一會,三人停下盤腿而坐,安靜地感受着海風的輕拂。
高油高鹽飲食有助于恢複體力,衆人飯後在原地休息了小半個小時,又栓起木橛出發,重新回到海面工作。
而直播間裡的觀衆被這麼一饞,紛紛鬧着要吃麻辣燙和麻辣香鍋,于知樂把這兩樣東西加進了菜單。
“老師、陳教授,辛苦了,吃雞蛋。”李然抱着一小筐水煮蛋走近。
“你這孩子,總是這樣。”羅平柔聲道,“我又沒幹活,現在還不餓呢。”
“雞蛋對身體好,就當補身子。”李然笑着給她和陳老塞了雞蛋。
接着,他走到于知樂三人面前,把小竹筐往前遞了遞,讓她們也拿雞蛋吃。
“李知青,原來你是去煮雞蛋啊。”于初月恍然大悟,“不過怎麼煮了這麼久?”
她想了想,對方離開海邊有半個多小時了。
李然面露赤色,應道:“我不會生火,請教了陳知青很久才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