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樂躺在床上,屏幕自動調整到她能看得清楚的距離。
短信的開頭就明确給出了暈倒時間的原因——宿主身體無法承受長時間待在虛拟空間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間一大段文字是在解釋虛拟空間的原理,還依據她目前的情況列舉了後續可能産生的其他影響。
“宿主可以停止使用該功能,或者間隔性使用。”于知樂輕聲念出最後一段文字,“根宿主以往使用情況反饋,平台建議宿主每使用十分鐘就休息一個小時。”
她認真想了想,這樣的使用頻率會将她的時間切割成碎片,很不利于副業組工作的開展,暫時停用目前是最好的選擇。
于知樂不僅關閉了虛拟空間,還在直播間挂上了無限停播公告。
山桃村的事情給她敲了一個警鐘,她清楚意識到爺爺年紀大了,不可能一直待在遠洋隊為海隅村保駕護航。她要盡早把副食品小組發展起來,不能讓海隅村陷入“卸磨殺驢”的困境。
八月中旬的悶熱讓于知樂塞滿東西的大腦逐漸昏昏沉沉,盡管大敞的窗戶偶然會吹入一陣涼風,但她的眼皮還是止不住下滑,很快堕入了光怪陸離的夢境。
下午兩點半,村裡人的午休結束,陸續出門準備上工。
經過一個上午,村裡要辦秋收晚會的消息傳遍了整條村子,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往年,十裡八鄉隻有富裕的西山村有心思折騰這些節目。今年村裡也辦,說明副業組發展得不錯,今年肯定能過個肥年,而且說出去也有面。
上工的路上,知青們看見喜氣洋洋的村民,有幾人生出報節目的心思。
陳昭當了魚糜小組的組長後,白天超過一半時間都和組員待在一塊,大家越發了解他的性格。每一想到當初他和知青們鬧翻的事,村裡人就對知青們的印象差幾分。
如今,知青們在村裡的地位比牛棚的人好不了多少。他們中幾人在學校有過表演節目的經驗,想借這個機會緩和與村裡人的關系。如果最終演出效果好,說不定還能給村幹部們留個好印象。
“你們該不會想報名吧?”黃山雙手抱胸,一臉不屑地問,“做這麼掉價的事,也不怕回城之後讓人當作笑柄。”
被戳中心思的男知青默默低下了頭,一聲不吭。
女知青宿舍的負責人葉成玉嗤笑道:“積極參與到群衆中去算什麼掉價?愛在背地裡耍小心機的人才真正讓人看不起。”
她話裡藏針,讓小團體内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
女知青們紛紛附和支持她。相處得越久,她們越發現黃山這人不行,總是愛在背後煽動同伴排擠不順從自己意思的人。
更令人惡心的是,參加罐頭廠招工考試那次,所有人身體都不大舒服,隻有他一個人神清氣爽。
“葉成玉,你們什麼意思?”黃山聲音不自覺拔高。
女知青們都沒搭理他,默契地加快腳步往放農具的倉庫走。
黃山被氣得大喘氣,說:“誰也不準報名節目,要不有你們好看的。”
然而,他早已沒了當初的威望,沒幾個人把他的話放心上。男知青們各有心思,隻是都沒擺到台面上。
陳昭目睹整個過程,隻覺得黃山很滑稽,連嘲笑他的心思都沒了,隻想趕緊到小院工作。
他每天都會提前一點到小院清洗工具,等組員們來了就能直接幹活,讓大家能早點幹完下工。
小院裡,于初月和李然相對而坐,一個算賬一個翻看厚重的書籍。
聽見聲響,兩人照常擡頭簡單打個招呼,又埋頭忙自己的事。
魚糜小組的小型生産線動起來後,整個院子都被魚肉的鮮味充斥,勾得讀書角裡的小孩口水直流。
藍圓圓忍不住笑出聲,給每人分了一顆橘子糖。
“謝謝圓圓老師。”稚嫩的聲音此起彼伏。
為了配合張海雁的時間,她隻在早上和晚上學做衣服,下午就待在讀書角看書,偶爾幫忙解答小孩們的疑問。
臨近三點半,捕魚小分隊的女孩們來學習。
小孩們像被放飛的鳥兒,一個接一個地往外跑,險些和于知樂撞了滿懷。
午睡過後,于知樂精神很飽滿,來到小院開始研究桃子相關制品,她打算嘗試用海石花做桃凍。
她用鹽把桃子表面搓洗幹淨,再削去表皮,把桃肉切成丁。
第二步是抓一把海石花漂洗幹淨,加一盆水和桃子皮熬煮,煮好後加幾滴醋和半碗糖水攪勻,再用布反複過濾。
最後,她把桃丁加入過濾後的溶液内,再把混合液掉進井裡冷卻。
熬煮和等待冷卻的過程,于知樂也沒閑着,把構思好的樣闆戲劇本一一寫到紙上。
她想了兩個主題讓張文心選。一個的風格會相對搞笑诙諧,主要目的是科普日常衛生的重要性;另一個風格會沉重些,主要講述失去雙親的女孩反抗叔叔的封建安排,自立自強,最後事業愛情雙豐收。
“這劇本挺有意思。”于初月撿起桌面的紙看,笑得合不攏嘴,“肯定能笑破大家的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