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文心,沒有人知道這場小會議的主題。
運輸的問題解決了,于知樂直接跳過讨論的步驟,宣布:“從下周開始,我們會做酸辣新海蜇罐頭,每個小組的工作安排要根據退潮時間做一些小調整。”
衆人面面相觑,努力地消化這個消息。
就算出了三伏天,加醋加鹽拌過的鮮海蜇絲也隻能放半天。上次在大集賣的酸辣海蜇還是捕魚小分隊做好帶去的,他們想不懂這玩意做成罐頭要怎麼運出海東鎮。
“聯系了冰棍廠,到時會買冰塊運輸。”于知樂解答他們的疑惑。
張文心面露不解,兩人今早還在讨論這個法子的成本,怎麼過了幾個小時就直接敲定了。
出于對于知樂的信任,她按下心中困惑,繼續聽對方的安排。
于知樂說:“目前我們需要兩個人帶着樣品去周邊縣鎮的供銷社進行推銷,想去的可以直接舉手。”
歘的一聲,葛小菊的手就舉了起來。
所有人的視線彙聚到她身上,她憨笑道:“我想多出去走走,先往周邊走,以後有機會再去遠點的地方。”
下一秒,張靈緩緩舉起手,說:“我也去,我想多鍛煉自己。”
“行,那就小菊和張靈,明天你們來我家一趟。”于知樂笑道。
進入下一個環節,張文心一開口氣氛就嚴肅了幾分。
她和于知樂商量過,決定提前透露罐頭廠的事,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到時盡量安撫好組員們的情緒。
“大家一定要相信,我們團結一心就可以度過所有難關。”張文心一一與在座的人對視,同時伸手掌心朝下。
衆人堅定地點點頭,一隻隻手交疊成一朵肉色的花。
“加油。”所有人齊聲道。
手掌在半空分開,會議正式結束,大家各自去忙活。
魚糜小組正式開工,小院吵鬧了起來,張文心才問起買冰運輸的事。
“周嶽生在冰棍廠認識人。”于知樂沒說得太詳細。
張文心恍然,而後擠眉弄眼調侃:“他在這裡認識的人還挺多的啊,就緣分注定他是咱們海隅村的女婿呗。”
“在說什麼?”于初月過來湊熱鬧。
張文心躲開于知樂要她捂嘴的手,嘻嘻哈哈地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
聽完,于初月也加入了打趣的隊伍。
于知樂懶得理她倆,疊好報紙拿回圖書角,偶然瞥見掉落在地的資料,彎腰撿起還給李然。
“于同志。”李然開口叫住她。
于知樂停下腳步,轉身直視他。
“對不起,我剛才聽了你們會議的内容。”李然率先道歉,提出建議,“你們現在的情況應該挑選能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想要增加體驗經曆或借此機會鍛煉的人。”
以他對海隅村副業組衆人的了解,他并不覺得葛小菊和張靈是最合适的人選。
“謝謝你的提議,但我認為她們就是能解決問題的人。”于知樂應道。
李然并不理解,反問:“難道不應該選能說會道的人嗎?比如張文心、陳昭,或者于初月。”
“李知青,你在海東鎮趕過大集嗎?”于知樂答非所問。
李然愣了幾秒,給出否定答案,追問原因。
于知樂笑了笑:“明天你可以去體驗體驗,蠻有意思的。如果時間寬裕,可以到我們吃食攤嘗一嘗招牌香辣魚粉,或許就會明白。”
說完,她直接離開副業組小院。
與此同時,周嶽生抵達她從藍圓圓那裡問來的地址,将信交給了守門的小孩。
不出十分鐘,這封信就跨越了大半個海東鎮,去到杜生住的院子。
彼時,杜生正在閉目養神,他面前跪着一男一女。
“杜先生,海隅村的信。”小孩目不斜視,恭敬雙手奉上。
杜生手指動了動,青龍便伸手接過信,掏出一張大團結把小孩打發走,接着拆信念信。
“感謝杜先生的好意,但我沒有收陌生人禮物的習慣。”他的聲音不高,“落款,于知樂。”
杜生睜眼輕笑,問:“杜十,于同志不接受你的賠禮,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呢?”
“爹,我真的錯了,我以後不會再踏進海隅村一步。”杜十磕頭認錯。
旁邊的杜九冷漠地掃了他一眼,細眼沒流露出一絲真情。
杜生将一切盡收眼底,厲聲道:“我說最後一遍,不要觊觎不屬于你們的東西。”
“知道了,父親。”杜九順從地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