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下,白衣女子握着少年的手臂,一招一式地傳授所學。
“風有向,水有流,劍有勢,勢相連則成法。初學者要學會順應劍勢,以劍帶身,體悟劍法的含義。等融彙貫通了,再學着以身馭劍,破勢而出,則為巧。”
女子教得認真,不因少年略顯粗糙的動作而減少耐心。
隻是當發現少年走神時,才出言詢問。
“可是累了?”
少年拜師不久,尚且摸不清師傅的脾氣,馬上道歉:“對不起,是我走神了。”
他......從未有過與人這樣身體接觸。
清新如霜的氣息萦繞在身旁,令他難免思緒混亂。
小乞兒,不,現在該叫小鴛鴦了,他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定要專心認真學,不能讓師傅嫌棄。
女子卻收了手,到旁邊石桌倒了杯水,招呼他:“喝點水,歇一歇。”
“我不累的!還能繼續練習!”
少年慌忙地否認,他不想讓師傅覺得他吃不了苦!
他見過鐵匠鋪中的學徒,無休止地踩風箱,般鐵料,手腳略微慢一點就會遭到師傅打罵。但即便如此已經是孤兒們夢寐以求的生活了,因為那象征着能吃飽飯,以及安穩的未來。
并沒有想象中的厭棄目光,女子隻是平淡地告訴徒弟勞逸結合的重要性,無論練武還是修行都最重根基,急躁不能成事,隻有一步一個腳印砸實了根基才能走地穩。
......
“風有向,水有流,劍有勢......”
孟疋之默念着師傅的教誨,仔細感受着周圍的環境。
樹木、石頭的位置,風穿過物體的方向,陽光灑下的角度......
他忽然喚出霄月,緩慢地演練起來。
“勢相連則成法,順應劍勢,以劍帶身......”
他演練的是師傅教授的基礎劍法,沒有任何特殊威力,隻是孟寶珠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出的包含基本劍招用于初學者的劍法。
要說有何特别之處,可能僅是每招每式銜接比較圓融,第一式和最後一式可以首尾相連。
曾經心思敏感的孟疋之還以為是因為師傅對武道非常嚴厲,才設計出這種劍法,為的就是讓徒弟能一直練習沒有休息的時間,當然很快他就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了。
孟疋之一遍一遍演練,霄月不解其意但害怕被‘閉嘴’而不敢打擾。
他的動作逐漸産生變化,最後竟變成一套完全的不同的劍法!
“破勢而出,則為巧!”
目中精光一閃,長劍刺出,正釘在陣眼!
轟隆隆!
地面裂開,露出通往地下的通道。
霄月驚訝道:“厲害啊,我堂堂劍靈都未能發現,你怎麼知道有陣法?”
“凡人藏東西用鎖,修士藏東西用什麼?”
孟疋之嫌棄地瞥了劍靈一眼,然後徑自進入通道。
“我!你!你剛才是不是嫌棄我了?要是沒我你都到不了這裡知道嗎!”
霄月罵罵咧咧,但身為劍靈身不由己,劍在哪他就在哪,隻能被靈力扯着跟着。
通道很深,蜿蜒向下。
孟疋之曲指敲敲劍身,霄月便不情不願地發出微弱的光芒。
由千年砗磲貝殼煉制成,久浸潤明珠光輝,劍身有微弱的發光能力,在白天幾乎看不到,在夜晚便比較明顯了。
孟疋之覺得武器發光什麼的太傻,所以平日就讓霄月收斂着,隻有需要照明的時候才放出來。
“等等!前面有些不對勁!”
霄月忽然示警道。
好像有什麼聲音?
孟疋之将靈力運用到聽覺中,發現不是風聲。
铿锵有力,是金鳴之聲!
有人捷足先登?
孟疋之用靈力凝結成一顆水珠,水珠在他的控制下向前飄去,大約飄過十幾仗後,他感知到水珠忽然被斬裂了。
不是人!
孟疋之前進一段距離後忽然駐足,震驚地看着巨大的石室。
數百把上品靈劍鑲嵌在三面牆壁上,不時有靈劍嗡鳴着發出劍氣,斬擊着石室中央被鐵索禁锢的長劍。
它們既是守衛者,亦是處刑人!
霄月吓得聲音都顫抖了:“我光看就覺得疼死了!它隻是一把劍,到底犯了什麼罪至于被這樣折磨啊!”
受處刑的長劍沒有劍鞘,劍身比一般的長劍更細更長,除此之外便平平無奇了。
[你是第幾代弟子?]
一個蒼老的男人的聲音響起。
“誰?”
孟疋之暗中凝聚靈力,握着霄月的手随時準備抵禦攻擊。
[不要到處找了,我就在你面前。]
是它!
孟疋之死死盯住被禁锢的長劍,眼中警惕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