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太子妃人選落在司文府上,如今煮熟的鴨子飛了,司文臉不知往哪兒擱。即使慕容煙月對他搖頭,都阻不了他意有所指對衆人多問一句:“是不是這個理?”
無端被cue,栖真隻好起身道:“保家衛國乃九部像本職,外敵來犯,蘭珍自當為國盡忠。”
嘉和帝冷冷看着她。
這司軍之女還有膽出席,他看着就來氣!
——沒大婚呢,就把他兒子迷得五迷三道!甯趕着去給陰間丈母娘上墳,也不來吃他備下的酒席。
順拐一想,便提醒了嘉和帝,這小女子曾經在殿上大放厥詞:
“萬事不可全托于外力,今日大容得結界庇護固然好,但因此放棄自立自強,有朝一日若結界不存,又要依托于何?”
“一個人縮在烏龜殼裡,是懦弱;一個國家縮在烏龜殼裡,是堕落!大容至善,見仁見智。依我看,目光卻沒多長遠。”
如今結界真地消失,這番話簡直一語成谶、字字珠玑。
嘉和帝心中愠怒,嘉獎道:“得卿豪言,朕心甚慰。若有來敵,司軍後人當如是!”
洛塵禀道:“既然殿内商議已定,我們這便動身。”
風宿恒也起身,和山遙随洛塵出殿。路過時瞥了栖真一眼,眼神頗為一言難盡。
三人走到晨陽殿門口,宮人正要為他們開門,門卻從外打開了,張典扶着個跌跌撞撞的令官一頭撞進來。
令官上殿跪倒,疾聲道:“啟禀陛下!哨令所接到涼西郡飛鴿傳書,有敵、有敵進犯!”
殿内喧嘩,徹底驚了。
嘉和帝接過遞上的傳報,短短一行字,面色凝重看完:“寅時末,涼西郡以西有敵來襲,已攻下涼遷、涼術二鎮,正往東來。”
大神官急道:“來者何人?”
嘉和帝:“沒寫。”
大神官:“怎麼攻城?是否燒殺?顧長同有否抵抗,都沒寫嗎?”
嘉和帝抖抖紙條,言下之意,都沒寫。
大神官咬牙切齒:“這個顧長同!”
殿内一時死寂。
地動、疫情、結界消失已是大容沉重的負擔,如今不予喘息,再加外敵來襲,天要亡我大容嗎?
大神官一甩衣袖,豪氣下拜道:“誰欺我大容無軍可守?不還有神宮為陛下驅策!有敵來犯,老夫自要前去會會。”
嘉和帝質疑地看着他:“伯舒一個人飛過去?”
大神官回答得倒也實誠:“洛塵和太子西去,隻剩老夫一個啊。”
“陛下!”司文趕忙提醒:“真命天子守中樞,萬不可出!”
大神官不屑地盯他一眼:“司文大人說得極是,如此小事何須陛下出馬?隻需一隊人馬跟随,待老夫将敵軍揍得落花流水,有人打掃戰場、押回戰俘即可。”
嘉和帝頭更疼了:“司工麾下的皇工隊一半還需負責舉國修繕事宜,另一半調去錦馳鎮,再調何處人馬給你?”
大神官急中生智:“将宮中雜役、九卿府上家将、皇城紅火鋪的夥夫和總甲編成一隊,少說也有百人。”
嘉和帝又問:“誰領軍?”
大神官掃下面:“誰适才自告奮勇,就誰領軍!”
在讨厭某人一事上,他和司文可謂一丘之貉。衆人視線齊刷刷投向末席。
栖真一梗……沒搞錯吧?
未等她開口,和太子折回殿上的洛塵搶出道:“師父,懇請讓徒弟領軍。”
風宿恒高聲問:“皇兄不和我去錦馳鎮了?”
“錦馳鎮有結界,可擋得幾日。”洛塵道:“你先帶太醫長過去,我随師父出戰,平息外患後即刻趕來。”
“皇兄!”風宿恒打斷道:“或許孤适才沒說清楚,錦馳鎮外石林縱向二裡,設的結界未必撐過三日。現下還剩兩日半,若我們再想不出應對之策,放出來的不僅僅是大容之災,更是整個中土的大災。”
大神官插話:“什麼中土?”
“含我們大容在内,東西海間,漠漠黃土,皆為中土。中土三十六國,氣息相關。”
大神官道:“外面那套說辭,大容不認。”
“不管認不認,都是事實!”風宿恒徑自道:“敵軍來犯,再兇猛,都是實打實的肉體凡胎,靠人力可勝。但錦馳鎮上個個不知死活、隻會吃人的活死人。哪邊危害大,皇兄可衡量得?”
洛塵商量的語氣:“若你設下的結界減退,能否再設一重?為退敵多争取幾日。”
“皇兄以為孤為何不自告奮勇前往西邊退敵?”風宿恒大大方方伸手過去:“全因之前為立那道千林鎮的結界,油盡燈枯了。”
洛塵搭他手腕,一診之下神色微變:“你……”
風宿恒放下袖子,縱使難以啟齒也隻能直言:“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的法力不過徘徊大道之境,比不上皇兄早已自小神邁入全盡。不怕說句丢臉的話,立一次結界勉強可行,立兩次,我實在力不從心。”
他們兄弟倆在禦前說話,聲音壓得低,除離得近的皇帝和大神官,下方衆人根本聽不清。
嘉和帝關心兒子,苦于不能在人前着相,便道:“那你說,派誰跟伯舒去西邊?”
風宿恒勾了勾唇:“讓英邁領軍,蘭珍為副可好?”
嘉和帝一怔:“還真讓她上戰場啊?”
風宿恒偏頭低聲道:“我和她那事,不是鬧得不好看嗎。借領軍上陣立立威信,得了戰功将來鎮得住,誰還敢在背後指指點點。”
嘉和帝氣得吹胡子瞪眼:“你當帶兵打仗是兒戲?”
“父皇别小瞧人。”風宿恒取過桌上煨着的金玉小壺,給白玉盞續杯:“她承司軍衣缽,上了前線,說不準這滿殿的人沒一個比她厲害呢。”
嘉和帝面色不虞,也不伸手。
風宿恒把白玉盞恭恭敬敬獻在他眼皮底下:“不然,父皇還有更好的安排?”
衆人就見殿上三人嘀嘀咕咕,嘉和帝慢吞吞接了太子的茶,飲下,下旨——
“着大神官即刻前往涼西郡退敵,司戶之子英邁為主将,司軍之女沈蘭珍為副将,統領三百人協戰,明日一早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