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馬爾福都沒意識到他臉上帶了一絲緊張。
若拉摩挲了一下手中書的封皮,沖馬爾福勾了勾嘴角:“我當然知道,六月五号是你的生日。”
這幾天他鉑金色的腦袋總在若拉附近晃悠,時不時就要提醒一下她六月快到了。
這言外之意就算傻子都能聽出來。
見若拉記得自己的生日,馬爾福臉上的那絲緊張才緩緩消失,接着臉上洋溢出洋洋得意的表情,就好像在說“我就知道你記得我的生日”
關于生日禮物,若拉也已經準備好了。
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但自從買了那箱記憶皮紙用于“魔法紀錄”實驗後,若拉口袋裡的硬币就屈指可數,空蕩蕩的口袋晃幾下都不一定能聽到一聲響。
雖然上次在禁林中有不菲的收獲,但這次若拉卻沒有正當借口拜托海格幫自己兜售貨物了。
所以這次馬爾福的生日禮物隻能是手工制作。
若拉這段時間可制作了不少新鮮玩意——都是“魔法紀錄”實驗的失敗品。
她想将魔法封存進紙張中,待到需要的時候再釋放出來。
未成年巫師不準在校外使用魔法。
但隻要“魔法紀錄”這項實驗成功,她在學校中記錄了魔法,再拿到校外釋放出來。
這樣就不算違反校規,而且查無可查。
《未成年巫師監管法》中提到過,魔法部是利用蹤絲魔法來确定未成年巫師是否在校外使用魔法。
當巫師施展魔法時,蹤絲會産生震動。
但若拉的“魔法紀錄”則是早在校内就使用好魔法,等到在校外再從紙張中釋放出來。
釋放時不需要施展魔法,自然不會産生蹤絲的震動。
當然理論上來講是這樣的,具體情況還要看實踐才知道。
但現在若拉也沒法實踐,有了大量記憶皮紙後,她的“魔法紀錄”實驗有了質的突破,但總是差最後的關鍵一步,咒語沒法完全封存在皮紙中。
若拉為此做了無數實驗,均以失敗告終,還産生了不少失敗的實驗品。
馬爾福的生日禮物就是從其中誕生——一本外包裝精美的筆記本。
當然精美的外包裝是若拉後來加上的。
它的原型就是一沓簡陋的記憶皮紙,若拉在上面施加各種咒語和魔紋,甚至嘗試過施加通訊咒,于是就有了這個産物——兩本可以用來通訊的筆記本。
在其中一本筆記本上書寫,另一本筆記本上就會立刻顯現出先前那本筆記上書寫的文字,反之亦然。
這是比貓頭鷹更加簡潔迅速的通訊方式。
缺點就是對話隻能存在于兩個筆記本之間,它不像貓頭鷹一樣能給許多人送信,兩個筆記本之間的聯系是單一的。
但這也正體現出了這個禮物的獨一無二。
要是想送用于通訊的東西,不如直接送一個麻瓜電話,不過馬爾福大概率不會喜歡這種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