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翎自覺确實是做了錯事,便也非常乖巧的開始了閉關。
淩雲峰上的若幹岩洞,用處竟也是閉關。
火翎在淩雲峰上的岩洞之中潛心修行許久,待突破元嬰出關時,恰好離新春還餘半月。
而自從出關之後,火翎隻覺自己的一個頭似有兩個大。
身後的那個玄衣青年,正手持一把巨劍死命追着自己:“來來來,是兄弟就砍我一刀!”
沒錯,那就是火翎敬愛的師尊喚風長老。
火翎避無可避,最後隻能擡劍接招。如今的火翎手持雙劍,一把是先前昕音在金玉城煉化出的,金光熠熠,通體璀璨。火翎心想,既然此劍是在金玉城所得,那就叫做金玉劍吧。
呼雲長老聽說了這個劍名,手中的熏香笑得撒了一地,最終去屋内取出一把銀色長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這把劍曾叫敗絮,也贈與你好了。”
金玉,敗絮,一金一銀,皆是仙級兵器。出關時,火翎便是憑着這雙劍,将喚風長老的節氣二十四劍逐個擊破。
火翎一戰成名。修真界很快都知道了朔原澤有這麼一位弟子,手持一金一銀雙仙劍。入山不到一年便修行至元嬰,甚至擊敗了境界遠高于他的喚風長老。
而待修行至元嬰境界,火翎方知那清澄仙心的妙處。自己不需要學習太多招式,光是憑着那劍心對劍的感知,就能提前預判對手的出招。
這也是喚風長老不願與弟子們切磋劍術的原因。修行清澄仙心一脈,主要就是看天分與悟性,悟性若是差了,日日練劍也不得見成效。
可若是悟性天分如火翎...那就是一路開挂。
喚風長老以劍氣識人,手中長劍又一次被火翎挑落時,他不僅不怒,表情甚至愉悅到令人懷疑,他是否因受的刺激太過而走火入魔,迷失了神智。
但隻有火翎才知道,自己與喚風長老之間,究竟還差了多少境界。喚風長老與自己切磋時,沒有動用任何一絲靈力,光是憑劍招對抗。而自己卻是需要動用元嬰境界的全部靈力才能堪堪将其打敗。
朔原澤内藏龍卧虎,每一位長老都不容小觑。即便是最不靠譜的墨澤長老,也能輕松使出移山填海之力。
火翎腰間懸挂着塊金燦燦的令牌,令牌上是一隻上古神獸,名叫狻猊,長得威風凜凜,狻猊周圍是用術法做成的星空特效,看起來華麗又别緻。
衆仙會的令牌,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東西。火翎卻隻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得到了,怎會不在修真界掀起波瀾?
而火翎卻似是處在這一切風波的暴風眼,毫無所覺。
此刻,他目送完喚風長老離去,卻又見一位紅袍女弟子朝着自己走來。
來人火翎認識,那是聞雪仙君霜降峰下的一名弟子。聞雪仙君相貌端麗,舉止溫柔得體,是以,她教出的女弟子們也是朔原澤一衆弟子們心目中的女神。
這名叫柳絮的女弟子看向火翎,眼裡帶了幾分小心翼翼,又帶了幾分羞澀:“火翎,我能有這個榮幸知道你的名字嗎?”
火翎望着那衆人心目中的女神,卻是頗感頭疼。
修真界衆人,往往會在修行時給自己起一個名号,一如昕音仙尊,昕音是他的字,但他的本名,卻始終無人知曉。
而本名,一般都是極為親昵之人才會如此互相呼喚,柳絮想要知道自己的本名,顯然是帶了幾分試探的女兒家小心思。
火翎生長于魔族育幼院,其實本不在乎這些修真界的彎彎繞繞,但此刻的他,卻也隻能愧然答道:“抱歉,我沒有本名,我就叫火翎。”
喚風長老本名叫龍霏,呼雲長老本名叫龍雯。就像聞雪仙君本名叫聞洛绯一樣,大家都有姓氏與本名,隻有自己沒有。火翎,火翎,自己自小便是一名孤兒,雖說是炎魔混血,但長的卻也不像炎魔。
而之所以衆人都叫他火翎,其原因不過是他在受到危險之時,身上會散發出火羽一般的紅光。如今曉得了那紅光的由來,火翎卻是覺得,就連自己的“火翎”這個名字也不似再是自己的了。
那名叫柳絮的女弟子明顯有些失望:“啊,好吧。”她顯然是覺得火翎不願告訴自己本名,随意找了個借口打發自己。
二人尴尬間,一道紫氣突然襲向二人身邊。
“尊尊尊尊尊主?”原來不隻是自己見到昕音會結巴,别的弟子也會。柳絮此刻面色慘白,連看都不敢看那紫氣一眼。
昕音的身形都裹在濃重的紫氣之中,清冷的聲音卻不似柳絮想的那樣肅然,反倒帶着些安撫:“你先回去,聞雪仙君方才遍尋你不得,此刻正在霜降峰上以神識探尋。”
柳絮面色更白,匆匆向昕音行禮就要告退,然而離開時,她卻望了一眼那紫氣:“尊主認得弟子?”
“霜降峰第十二弟子柳絮之。”昕音颔首,“朔原澤内每一名弟子,我都認得。”
尊主整日裡事務繁忙,竟還能分出心神認識澤内每一名小弟子?柳絮心頭一暖,再次行禮告退,目光卻是比上次行禮時更堅定了幾分。
她一定要好好修行,以後為朔原澤争光。
然而待柳絮走後,火翎卻直覺周身空氣驟然變冷,他悄悄望着昕音,見他面前紫氣退散,露出那緊皺着的眉頭。
時至今日,火翎見到昕音已完全不至于會結巴,但卻依舊被那肅殺之氣所震懾。
“出關後為何不來找我?”昕音冷哼,“火翎真人真是好大的排場,居然要我親自來尋你?”
火翎...真人?
火翎望向腰間懸挂着的衆仙會令牌:“我,我以為,尊主不想見我,所以才托了希桃給我送令牌。”
“希桃?叫的這麼親熱?”
啊?
火翎覺得自己一定是閉關閉傻了,竟忘記了昕音與譚希桃的關系。
“我我我,我隻是...尊主!我錯了,但是我絕對對譚希桃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尊主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