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兩個妹妹因生得清秀,沈方氏四處托人,這才得以送進晉王府做了掃地丫鬟。
一個十一歲,一個九歲,小小年紀,不分寒暑,每天早起晚歸,揮着比自己身高還長的掃帚,掃着一重又一重數不清的院落。
年前的時候,沈麟陪着母親沈方氏見過兩個妹妹,進了晉王府半年,兩人不但沒長高,也更瘦了,手心全是厚厚的繭子,手背上則是一道又一道的凍傷。
兩個妹妹懂事,不但不訴苦,相反還要勸慰母親。
畢竟在晉王府,雖然做的是粗活,平時也不着人待見,但好歹有府裡賞的衣裳,一天能吃三頓飽飯。
總比一家子都抱團餓死強。
可以說,沈麟是沈家一家人的希望。
原本他可以憑借苦讀,掙個前程,解全家于倒懸和水火。但上一世沈麟被選中做伴讀,擊毀了他所有的希望。他從個除了籍的良民又成了奴才。
不過現在,沈麟就想得比較通透了。
未來有多永遠?他已經知道了,于他隻有不超過十年的光陰。
與其做着荒謬絕倫、不可能實現的美夢,不如先照顧好家人。
兩個妹妹胸無大志,日裡夜裡盼着的也不過是能換個能進膳房的活計。
那裡雖然也辛苦,可好歹有竈火可以烤,有剩飯可以填飽肚子。
但這樣微薄的希望卻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需要打動晉王府的管事才行。
可沈家上下沒一個能和任何一個小管事搭上話,他們不會翻着白眼對他們面露不屑,他們隻需來去匆匆,視沈家人如無物,就足以讓沈家人自慚形穢。
但沈麟不同,一旦他成了世子爺的伴讀,狐假虎威,管事們多少會給他面子。
何況,隻要他能把世子爺服侍好,前程會有的,一家人的差事也會有的,好日子也會有的。
晉王點點頭,道:“沈闊,他可是個好苗子,可惜了……”話鋒一轉,他問沈麟:“聽說你書讀得不錯?”
晉王初選能選中沈麟,就說明晉王早把他的底細打聽清楚了的。
如今又有蘇先生做保,沈麟就更多了幾分心定。
他沒像上一世那樣自尊敏感,既不願意讓人輕視,又怕自己太過炫耀會讓人笑話。
因此很是平靜的道:“家裡貧寒,沒有餘力讓我繼續讀書,我不過是仗着有點兒好記性,所以得了個‘過目能誦’的诨名罷了。”
晉王對沈麟很滿意。也許心裡不以為然,但起碼面上挺滿意,他笑眯眯的道:“小小年紀,倒是謙虛的緊,哈哈,看你面相淳厚,是個忠心的,有你給錦哥兒做伴,本王放心。”
他答應了。
沈麟深揖一禮,道:“沈麟必不會讓王爺失望。”
“好。”晉王始終笑意盈然,說話的語氣也親切、溫和:“錦哥兒年紀小,玩心重,你多督促着他些。他性子頑劣,難免胡鬧,你不可同他沆瀣一氣,凡事總要多勸着些。他要不聽,你隻管來回我……”
沈麟道:“是。”
晉王主動施恩:“知道你家裡人口多,負擔重,我會讓蕭承酌情安排,你隻管安心的在府裡住下。”
人類的語言真是奇妙,一個【酌情】二字是多麼的富有深意和極具内涵?
似乎是答應要給沈家人安排好差事了,實則蘊含了太多的太極功夫。
就算他要較真,晉王也會拿這兩個字來搪塞。
說好了是“酌情”,沈家人爛泥扶不上牆,沒有合适的機會,你怪天怪地,又能怪我何?
沈麟道:“多謝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