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莊子上送來了牛皮,湘玉便惦記上了莊子裡的東西,她知道,每個月,莊子都會派人送來新鮮的蔬菜、雞鴨魚肉等。趙媽媽和湘玉說,湖南的莊子算什麼?京城的莊子才叫好。
比如她外祖趙家,在京郊有十多個莊子,還有馬場,春天去跑馬、冬天泡溫泉,再體驗一下鄉村的野趣,燒個肥鴨,炖個鮮魚,看個夜景,捉捉螢火蟲,别提多美了。
湘玉心道,莊子不都差不多嘛,就是閑時放松一下,像他們這種整日宅在後院的人,能去莊子玩一圈,就知足了。
穿來古代,她都沒出過幾回門,看過兩回花燈,後來馮氏怕人多走丢了,也不許她去看了,整日憋在四角方方的天地,無聊的很。
趁着馮氏心情好的時候,她纏着馮氏,說天熱了,讓她帶他們去莊子上玩幾天,開始馮氏不應,說府裡事多走不開,可她經不住湘玉的黏纏,又想換個環境歇歇也好,便應下了。
等蘇鴻良回家和他商量,蘇老爹說天氣越來越熱,去莊子裡住住未嘗不可,把孩子們都帶上,馮氏雖不願,但也不能厚此薄彼,隻帶自己喜歡的。
第二天姨娘們請安的時候,和衆人說要去莊子待幾天,讓姑娘少爺們都收拾收拾,幾個姐兒都十分開心,小湘琪歪歪扭扭抱着馮氏的大腿道:“太太,莊子裡有好玩的鳥和蟲子嗎?”
曹姨娘忙抱走湘琪,馮氏笑道:“無妨,小孩子天真心性,琪姐兒放心,莊子上好玩的很,到時候你跟着幾個姐姐一起頑。”
湘琪撅撅嘴:“我太小了不好玩,怕姐姐們不理我呢。”湘玉聽到湘琪委屈的聲音,過去刮刮她的鼻子:“湘琪明明是最乖的,咱們誰不喜歡。”湘琪開心的撸了一把鼻涕,手攀到了湘玉的腰間:“七姐姐最疼我了。”湘玉滿臉黑線。
幾個姑娘跟着馮氏一起去,少爺們上學,若因為去玩請假不值當,便隻有四歲的重宇跟着去,姨娘們自是不去的,就是這樣,一行十來人也是浩浩蕩蕩了。
每個姑娘少爺帶兩個随行的丫頭,湘琪、重宇年紀小,得帶着奶娘,婆子得多帶幾個,莊子上有護院,安全方面基本不用考慮,蘇鴻良謹慎,走之前撥給馮氏了六個護院随行。
莊子不遠,就在離城裡不到一百裡的陽山村,周圍都是綠山,村子裡人家不多,他們到的時候接近傍晚,還能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煙。
在府裡姑娘們學着娴靜,到了外面,畢竟都是孩子,叽叽喳喳說個不停。湘雪不願和馮氏一起出門,但她想出來玩,而且姐妹們都來了,便斂了不快的情緒。
湘玉抑制住雀躍的心情:終于出來了!她和馮氏坐在一輛馬車上,馮氏跟她念叨莊子的情況,這個莊子是來湖南後置辦的,湘玉發現,官宦富貴人家,都會置辦幾個莊子,在古代,置辦田地是非常合法、并且受大家歡迎的。
但是官宦人家經商,一般都是低調進行,士農工商,地位使然,當然蘇家也有一些鋪子的,畢竟經商賺錢快,誰也不會嫌錢多。
再想想,如果按照蘇老爹的俸祿,他們這麼生活,怕是早就支撐不下去了,必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副業。
莊子一年掙不了多少銀子,田地收入有限,趕上天災,收成不好,基本一年就白辛苦了,管莊子的是京城跟着過來的人,辦事十分牢靠,聽說太太小姐們這次要過來玩,早就開始準備了。
她們一行人進村的時候,便看見有一些孩子、大人偷看,鄉下人沒見過城裡的官家太太,尋思着怕是比地主太太要富貴的多。
這一見可不得了,坐着花團錦簇的轎子,一群人伺候着,風吹起一角,見到一個小姐,頭上戴着玉簪,臉像剝了殼的雞蛋,精緻極了,鄉下的野丫頭是如何也比不了的。
待到了地方下轎,是一個青磚的小院子,打掃的幹幹淨淨。
王喜家的迎上來,喚了一聲太太,馮氏見過王喜家的,是一個爽利的婦人,頗對她性子,見這次她陪行也十分滿意。
王喜家的給小姐少爺們見了禮,誇個不停:“府裡的少爺小姐們長的跟畫裡人似的,我今天算是開眼了。”好話不怕多,聽得衆人眉開眼笑。
鄉下的飯菜不如城裡精細,但因是野味,嘗一次也覺得新鮮,走了這一路饑腸辘辘,進了屋坐在土炕上,疲勞才緩解了些,王喜家的催着廚房的人去做飯。
屋子擺設簡單的很,土炕上鋪了一張竹席,擺了一張炕桌,上面的小笸籮裡放着炒花生、瓜子,還有一些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