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臣好看,但想換個老闆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太極宮中,皇帝的寝殿被推開了宮門。

一雙幹淨的長靴踏了進去,輕悄無聲。

正如現在的殿内,聽不見一點聲音。

因為在光渡出現的那一刻,所有宮侍都目不斜視地魚貫而下,沒有人發出一點聲音。

這是這三年來,皇帝宮中的宮人已經無比熟悉的規則。

光渡大人來了,陛下就不允許任何其他人進來打擾。

皇帝的寝殿中,鋪這一張厚重的純白毛毯。

毛毯足足鋪滿了殿的一側,這毛毯是獸毛拼成,不知用了多少張雪色的皮毛,才做得出這樣一張奢華而柔軟的長毯。

白色毛毯之上,有一男子身披聖白錦衣繡金龍紋長袍,随适閑雅地盤腿坐在地上。

西夏黨項族以白色為尊,能穿白衣金龍的人,卻也隻有一人。

光渡進來的時候,皇帝的膝頭,攤着一副長卷,

而他正提着一隻蓮花紋的褐釉瓷執壺,自己動手,往瓷杯中倒入色澤醇淨的葡萄酒。

男人動作緩慢,卻入目優雅。

杯子晃動間,看得到深紅色的酒液,在酒杯中流淌,醇厚的紅,如盛了一杯天邊的晚霞。

光渡隻看了一眼,就移開視線。

皇帝看到光渡的反應,動作一頓,轉手将酒杯飲盡,将幹淨的酒杯,放在了面前的矮幾上。

直到視線中見不到那紅色的液體,光渡緊繃的身體才慢慢變得放松。

皇帝打量他一番,贊道:“孤前些日子叫人給你做的衣裳,這些河東的時興花樣,穿上果然襯你。”

西夏的男兒皆是馬背上作戰的好手,許多皇帝都有修習武藝、甚至軍中作戰的經曆。

可這位皇帝也是一個異類。

他博覽群書,精通漢文,尤擅隸篆,一手字畫在宋地士大夫之中,都頗有才名。他還曾在西夏的廷試中,因文采出衆被先皇點過狀元。

即使後來以宗室之身奪位登基,他也不曾改過文人的氣度作風,端坐飲酒時,姿态風雅。

皇帝對他招招手,“再過來些。”

于是光渡微微欠身,踏上了長毯。

這華服男子目光追随着光渡的動作,直到光渡在他身前停住,行了一個端正恭敬的禮,“陛下。”

他背脊壓下去時,肩上披發散開,有幾縷發落在雪白的毯上。

顔色黑白分明,愈發驚心動魄。

皇帝表情看上去很平和,語氣也溫和。

“你把孤的地牢給炸了。”

皇帝的語氣不是在詢問,而是在肯定的叙述。

光渡就着行禮的姿勢,不曾擡頭,“陛下明察秋毫。”

皇帝歎了一聲,有一會沒有說話。

這殿中落針可聞,過度的靜谧讓人的心高高懸着,仿佛有無形的壓力在空氣中彙集。

皇帝在等他開口。

而光渡今日惜字如金,竟也沒有更多的解釋。

光渡身體的姿态是絕對的溫順安靜,而在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沉默卻多了幾分嚣張。

良久,皇帝才道:“你還真是笃定,孤不會拿你怎麼樣。

這話語氣仍然是溫和的,但光渡卻立刻伏身請罪。

皇帝忽然開口道:“擡頭。”

光渡以跪坐姿态,揚起了臉。

他姿态恭順,偏偏眼眸冷淡,這樣巧妙融合着的氣質,撞入皇帝的眼。

皇帝聲音總是溫和的,可他微笑而俊朗的眉目間,依然有種不動聲色的威嚴。

柔和的威壓,同樣也是威,不會讓人輕易忽視。

他即使手握書卷,卻也是一個執令幹戈的一方之主。

“孤知道你不是莽撞的人,你每次的莽撞,都是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所以,光渡,你這次想要什麼?”

皇帝不緊不慢道:“光渡,你長大了,有時候,就連孤也琢磨不透你的心思了。”

這回光渡終于開口,還是剛剛那句話,但語氣卻聽得出微妙的不同。

“陛下……明察秋毫。”

皇帝面色露出無奈,“都過去三年了,還這麼恨虛隴?”

“光渡,你與虛隴,都是孤的左膀右臂,如今你兩人同為朝臣,都是孤的肱骨。虛隴跟着孤許多年,有苦勞,更有功勞。”

光渡沒什麼情緒的聽着。

各打五十大闆,這大概就是皇帝對他和虛隴争執的回應。

皇帝果然說:“我剛剛已經訓斥過虛隴,不許他再故意為難你,這三年,我知道你也受了不少委屈,但這次,過了,光渡,你炸死了他五個手下。”

光渡睫毛動了一下。

“這次,我幫你壓下了 ,所以我也要看到,這是你們之間的最後一次摩擦。”皇帝語氣溫和,但這依然是說一不二的命令,“孤改日親自做局,你們該同歸于好,既然同朝為官,總該放下恩怨,一心為孤。”

皇帝聲音溫柔下來,“再說,若非當年虛隴誤會了你,将你錯抓進地牢,孤也沒有這個緣分與你相識。”

“可見這世間禍福相依,因緣牽扯,皆有天定。”

光渡再次行禮,“三年前,臣幾乎死在虛隴手上,三年後,虛隴仍在與臣針鋒相對。臣于庭上提出的意見他必然反對,臣奉旨查辦的事情總是險阻重重,臣想用的人必然離奇死亡……陛下,臣已經忍了虛隴三年。”

光渡的語氣很平靜。

皇帝默了片刻,“孤會嚴格約束虛隴。”

“如若這确實是最後一次,臣願意退後一步。”光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如果虛隴還不收手,臣也不願坐以待斃。”

“他要是敢這麼做。”皇帝輕輕的說,“孤替你處理,不必擔心。”

剛剛這番話,讓皇帝想起了三年前初見光渡的場面。

那天他隻是興之所至,突然去自己戍守皇城的軍司處巡查,又突發奇想,去了旁邊重建不久的地牢。

他因此見到了面前的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