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弟妹,近日可好?”
皇帝帶着威壓的聲音将衆人從恍惚的思緒中抽離出來,紛紛低下頭,不敢再看。
而高台下的永平王卻依然愣愣的,直到身側的女人僵着笑容用胳膊撞了他一下,他才堪堪低下頭。
“回陛下的話。”永平王妃露出笑容,“一切都好。先前臣婦病了一場,承蒙夫君照顧,妾身才恢複如初。”
皇帝微微揚起笑容,眉目舒展:“你二人夫妻感情和睦,又相互扶持,何愁不能長遠。”
高台之下的永平王妃一笑以應。她一面答話,一面時不時地将視線投到明姝身上,似乎在看明姝的反應。
明姝也知道她在擔憂什麼,一成不變的溫和笑容挂在唇邊,從未變過。
宴席将近結束,皇帝皇後起身離席,衆人伏首恭送。
明姝與蕭以鳴并立,但是誰也沒有看誰。
待走出臨水殿,一旁的梓歸終于還是耐不住性子,不動聲色地擡了擡明姝的手臂。
原本,明姝決定就在這一日行動,朝他服個軟,将他拉到身邊來。
可是這一場宴席,看到了已有身孕的康甯,她心中難以平靜。
一口氣堵在心口,明姝便對梓歸的提醒充耳不聞。
明姝深吸一口氣,問道:“陛下今日,宿在承德殿麼?”
她隻是随口一問。他回來後的二十日都在承德殿夜宿,今日也很難例外。
然而,身側的男人偏頭向她望了一眼,定定地道:“擺駕鳳鸾宮。”
明姝水眸愣愣地定了半晌,男人已經先一步坐上了轎攆。
她心底訝異,難道他很吃這一套?早知如此,先前何必處心積慮,用激将法不就行了!
明姝心底郁郁,一旁的梓歸和梓鸢卻很高興。陛下難得主動提出要來鳳鸾宮,她們必須好好把握機會。
皇帝鮮少踏入鳳鸾宮,驟然來一回,宮人多少有點慌張。鳳鸾宮燈火通明,宮人整整齊齊地排列在長廊下,眉色緊斂,笑容勉強。
年輕的帝王負手踏入正殿,便能嗅見帶着果馨的水沉香氣。仔細一嗅,才能聞到屋子裡未散去的苦藥味道。
先前的病并沒有這麼快好,她也是強撐。
何必呢?
蕭以鳴在窗邊落座,金絲楠木的紅桌上映出鋒芒的輪廓。男人擡起眼,最終與那雙晶亮的眸子相對。
明姝落座,兩個人相對而望。這樣的架勢,通常都是他要問點什麼話。
“宴席間隙,你見了誰。”
明姝的手搭在腰際,偏偏不肯順他的意,回答:“沒見誰。”
氣氛一下子再度僵持起來,男人銳利的目光越過桌沿。上過戰場的人,滿身帶着威壓,連眼神都比先前更加可怖,讓人背後一陣寒涼。
明姝在他的眼神中敗下陣來,咬着唇垂下頭,不肯服輸。
一旁穿着宮衣的身影走上前來,梓鸢将茶盞安置在桌上,也正好介入了兩人之間,将那道銳利的視線阻擋一半。
明姝默默地喘了口氣,再開口語氣緩和了不少,但依舊不想低頭:“不論見了誰,臨水殿附近的宮人都已看見,陛下找人一問,便能得到答案。”
蕭以鳴依舊定定地看着她。她垂下目光,雙手交疊在身前,神色平和而溫順,但難掩其中的冷淡。
“臣妾見了康甯公主。”明姝不想坐以待斃,“發覺她似乎有了身孕。”
蕭以鳴眯了眯眼:“你看出來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明姝垂下眼睛,半晌後問:“她如今住在宮裡,離承德殿有些距離,要将她搬到附近嗎?”
“不必,有需要的時候,朕自會去找她。”蕭以鳴回答,“如今她住得偏僻點好。”
明姝點點頭,孕中的人不宜多走動,也最好遠離是非。他考慮得還挺周到。
“你不必管她。”蕭以鳴平靜地道,“下個月,宮中無子嗣的太妃要移去鶴陰山,你來安排。”
鶴陰山在皇陵邊,送太妃去鶴陰山,就是讓她們後半生守着皇陵。宮裡沒有子嗣的太妃不少,但首當其沖的,還是她的姑姑,明太妃明妍。
“下個月就去?”明姝疑問,“為何這麼急?”
蕭以鳴反倒對她的疑問十分詫異:“皇後不該有此疑問。”
原本太妃在先皇入皇陵時就該跟去,卻在宮中住了兩年。如今他回朝之後,前朝妃嫔再在後宮裡住着,顯然不太合适。
可這話落在明姝的耳中,卻有些刺耳,她咬咬牙,駁道:“不如等到入了秋再安排吧,馬上就是盛夏,姑姑在宮裡住慣了,必然住不慣鶴陰山的宅子。”
蕭以鳴總算明白了她惦記的事,回想起她口中的姑姑,是他父皇極為寵愛的大小明妃之一。
男人反問:“不如等到來年入春再搬?”
這句反問叫明姝一時無言,看來他是鐵了心要讓姑姑搬走。可是要親手安排姑姑去守皇陵,明姝做不出來這件事。
“怎麼,不願?”蕭以鳴看出來她的猶疑,平靜地開口,“那朕安排其他人。”
明姝直起身,語氣着急:“姑姑是臣妾在宮中最親近的人,就不能通融一二,不讓她去那樣的地方嗎?宮外随便找一座宅院,養着她,都比送去鶴陰山要好。”
蕭以鳴目視着她,隻道:“小明妃與先帝情誼甚笃,她該去。”
一錘定音。
明姝啞口無言,所有的聲勢都在他平靜無波的聲音中消失殆盡。
桌上的茶已經涼了,明姝将茶盞握在手裡,好似半點都沒有察覺。
蕭以鳴靜靜地望着她,望着她薄施粉黛、粉面朱唇的臉,突然問道:“你今日想要見誰?”
這話問得莫名其妙,明姝也沒什麼耐心回答:“誰都見到了。”
年輕帝王的臉色似乎就在一瞬間沉下去,明姝也迎着他的目光直直回望。
不肯輸。
蕭以鳴神色平靜,右手在左手袖子裡一轉,隻聽一聲清脆的磕碰聲,那串原本被藏得很嚴的琉璃串被放置在了桌上。
“認得麼?”他問。
明姝留意了這麼多回,也不知道該不該說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