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雖年紀尚小,心思卻異常細敏。因見母親的身體竟大不如往昔,就連父親送過來的上貢蘆橘竟一口也沒動,便有些郁郁的。
突然聽聞雪雁如此說,心中一動,也起了些興緻,思慮片刻,才道:“若是不靈,便拿你這小蹄子是問!”
雪雁本來是想幫林黛玉散散心,卻被她這般一說,便可憐兮兮地應道:“姑娘便是要遣了奴婢去,奴婢這就去回了夫人,出府便是。少不得扣了月銀,打了條子,反正奴婢又不是府裡的家生子,何必巴巴地等姑娘趕?”
林黛玉本是玩笑話,又因這一二月間早已與雪雁混的極熟,哪裡舍得?
一時間竟把方才的郁氣抛到腦後,隻拉着雪雁的衣襟撒嬌道:“好姐姐,可不要吓我,我把昨兒新做的褂子送給你,你便留下罷!”
雪雁嗤的笑了出來,心裡暗想,即是簽了賣身契,又是這樣的深宅大院,哪裡那麼容易就走了。
何況自己本就是孑然一身,哪裡來的錢贖身呢?嘴上卻故意說道:“姑娘若是真心留奴婢呢,奴婢便不走了。隻一樣,以後可不許把心事藏在心裡!”
雪雁原在現代的時候,早年間父母雙雙出國做生意,便将雪雁托付給姑姑照看,姑姑和姑父本就有一雙兒女,如此一來,便又多了些不便。
好在,每逢年初,父母便會彙錢過來,倒也不至于太難為情。可是,到底不是親生父母,這其間的委屈,旁人哪裡明白。
雪雁感同身受,又想到林黛玉此後的境遇比之自己更是悲哀,便有意想将她引入另途,故如此言道。
林黛玉此時處境優渥,防人之心自然淺薄,見雪雁真情流露,便隻身蹭了上去,催道:“都依你便是,快帶我過去!若是晚了,隻怕魚兒都去吃早飯了呢!”
雪雁聽了便笑道:“姑娘說的極是!”
說畢,便忙攜了林黛玉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