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就像是動物世界,沒有誰會站出來大聲的提出公平或者自由。
最好最大的肉,永遠都是先分給青壯年們,要保證可以讓他們吃飽有充沛的體力,然後才是女人、老人和小孩。
因為齊豫的工作特殊,他并不需要跟着青壯年們一同進山打獵也能夠分到足夠的食物。但看在這些人友善而又積極開朗的份上,齊豫當然願意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齊豫教授了男人們一些打獵的技巧還有各種野獸的習性、節氣變更的規律、植物的生長規律等,确保讓青壯年們擁有更大的生存能力。
他又教授村子裡的女人、老人和小孩們,如何制作更好更方便的工具,如何冶煉青銅器——如果有條件,齊豫當然更希望能教授大家如何鑄造鐵器,可現在的人們普遍使用的竟然都是磨制的石器與骨器,村子裡有陶器存在已經夠讓人感動的了,看在這樣的生産水平下,齊豫都要驚歎,竟然已經有了麻質衣服和草鞋,他實在不能祈求更多。
齊豫傳授給村子裡衆人的知識讓他在村子裡的地位逐漸超然,不知不覺間,稱呼齊豫為藥大夫的人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都稱呼齊豫為智者——未來的領路人。
村子裡的發展越來越好,逐漸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村落,吸引了許多其他生活不易的人來到村子裡定居。
看着村子發展的不錯,齊豫提出了開展學堂的建議。
這是一個文字并不普及又未完全統一的年代,文字這兩個字的含義,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神秘的、充滿力量的、不可接觸的,而齊豫說要開展學堂,教授所有孩子和願意學的人“文字”,讓他的聲名被推向了一個更高峰,許多遙遠的部落都知道了他的聖賢之名。
有一些有着大抱負的人,甚至不遠萬裡找到齊豫所在的村落,希望可以拜齊豫為師。
齊豫沒有收任何人為弟子,但所有接受過齊豫教導的人,全都以虔誠的姿态念誦他的名字,傳播他的知識還有思想。
對于自己在外的名聲,齊豫并不關心,因為對房屋的改進,齊豫已經有了一個自己的小院落,被安排在村子最好的地方,他的小院落裡甚至還有一汪活水,清澈照人。
齊豫給自己當初撿到的小狐狸起了一個名字——小唯。
這是一隻非常有靈性的雪白美麗的狐狸,它似乎知道自己為齊豫所救,所以一直都表現的非常乖巧又親近齊豫。
齊豫不知道小唯當初為什麼會落在那懸崖山腰的樹枝上,但也許小唯當時真的太小了,它從被齊豫救回來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齊豫,并且時常讨好齊豫,更是經常從山林中抓一些自己能抓的小動物回來給齊豫,然後蹲在那裡用閃閃發光期待的眼神看着齊豫,像是等待誇贊。
可人的小狐狸。
于是齊豫默認了小狐狸的存在,偶爾還會将小狐狸抱在懷裡,輕輕撫摸它蓬松的皮毛。而小狐狸每次都惬意的眯着眼睛趴在齊豫的膝蓋上。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村子裡的發展越來越好,十年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村落。
年近三十的齊豫一直沒有婚娶,卻沒有誰質疑過,在衆人的心中,齊豫的地位已經非常超脫,沒有誰認為有哪個人能夠站在智者的身後。
但令人擔心的是,齊豫老的太快了。
而立之年未至,滿頭青絲卻成華發,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每個人都很擔心齊豫,卻也沒有人敢随便去打擾齊豫,小狐狸小唯更是天天圍着齊豫團團轉,好像得病的那個人是它似的着急。
齊豫每次看到團團轉的小狐狸就想笑,便會将小狐狸抱到身邊,輕輕安撫。
狐狸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成年狐狸的智商就像是三歲的孩子,天真無邪卻也有自己的認知力與情感表達方式。
但他手裡的這隻狐狸卻更加聰明,讓齊豫有時候會想到妖精這兩個字。
他聽說過,這個時代是有妖精存在的,但這十年裡,齊豫卻從來沒有見到過。
齊豫并不害怕妖精,他所生活的現代,妖精這種生物已經廣為人知,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大多性格也很二。他家的院子裡就有一隻總是喜歡将自己挖坑埋起來的土豆精,聽貞子阿姨說,土豆精的自傳《一顆土豆闖天涯》就快寫好了,目前正拜托她在跟出版社談合約的問題。
在這裡生活了十年,關于現代的記憶在齊豫的腦海中依舊清晰。
齊豫大概知道,這具身體正在快速死亡,因為當初他在這具身體中蘇醒時,這身體已經冷的差不多了,當年的藥大夫,其實死在了山上。
或者當他死去,就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了吧。